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基于损益分析的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20:07

  本文关键词:基于损益分析的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生态环境损毁造成的外部性成本对于经济发展的边际约束作用越发明显。生态补偿是将这种外部性成本纳入开发成本的一种机制。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作为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核心内容,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支持。本文根据矿区特点,建立了一种针对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新核算体系——生态损益核算体系,包括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土地复垦费用、环境维护费用和土地复垦收益五个部分,前4者为损,末者为益。其中,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利用修正当量法计算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量而得,修正包括三个系数(空间异质系数、社会发展系数、资源稀缺系数)的动态修正和两种生态系统(复垦耕、林、草地和工矿建设用地)的嵌套修正。本文选取平朔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对1986、1996、2004、2013共4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并查阅了大量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等以作数据来源,计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量,结果显示总体呈下降趋势。单项服务功能中以废物处理的下降幅度最大,从5180.24万元下降为-4652.66万元。2012年生态损益体系核算结果如下:1)经过贴现率修正后的2012年生态退化的经济损失为11771.01万元;2)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6582.41万元,其中大气污染的损失28014.34万元,水污染损失28568.07万元;3)2012年土地复垦费用13680.28万元;4)生态环境维护费用7231.80万元;5)往年复垦土地于2012年的收益5489.34万元。根据矿产资源开发的获益方和受损方,确定补偿主体为矿方企业和政府,补偿客体为自然环境和平鲁区居民。本文尝试性提出生态补偿方案,其具体的补偿标准为:1)2012年对于自然环境的补偿金额为19002.81万元。2)2012年对于矿区居民的生态补偿为,矿区农村居民2987.82元/人,矿区城镇居民1956.41元/人。在对于矿区居民的直接经济补偿方式上还有待商榷,建议可以采取重点补偿与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补偿。平朔矿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标准,是根据相对客观的生态损益分析计算结果而制定的。一些主观因素如支付意愿、各方博弈等未涉及,故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成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机制,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平朔矿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损益分析 生态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21;X1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4-17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3.3 技术路线16-17
  • 1.4 创新点17-18
  • 2 生态系统相关研究综述18-24
  • 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综述18-21
  • 2.1.1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综述18-19
  • 2.1.2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综述19-21
  • 2.2 环境经济核算研究综述21-24
  • 2.2.1 国外环境经济核算研究综述21-22
  • 2.2.2 国内环境经济核算研究综述22-24
  • 3 相关理论与评估方法24-28
  • 3.1 理论基础24-26
  • 3.1.1 公共物品理论24
  • 3.1.2 外部性理论24-25
  • 3.1.3 效用价值论25
  • 3.1.4 可持续发展理论25-26
  • 3.2 评估方法26-28
  • 3.2.1 市场价值法26
  • 3.2.2 机会成本法26
  • 3.2.3 影子工程法26-27
  • 3.2.4 人力资本法27
  • 3.2.5 当量法27-28
  • 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28-31
  • 4.1 研究区概况28-30
  • 4.1.1 自然环境概况28-29
  • 4.1.2 社会经济概况29-30
  • 4.2 数据来源30-31
  • 5 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31-43
  • 5.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修正31-36
  • 5.1.1 生态系统服务修正31-33
  • 5.1.2 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嵌套修正33-36
  • 5.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分析36-38
  • 5.3 不同模型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38-40
  • 5.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分析40-42
  • 5.5 小结42-43
  • 6 平朔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损益分析43-59
  • 6.1 生态退化造成的价值损失43-44
  • 6.2 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44-52
  • 6.2.1 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45-49
  • 6.2.2 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49-51
  • 6.2.3 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汇总51-52
  • 6.3 土地复垦治理费用估算52-57
  • 6.3.1 复垦成本构成52-55
  • 6.3.2 复垦地单价费用55
  • 6.3.3 复垦费用计算55-56
  • 6.3.4 土地复垦的生态价值收益56-57
  • 6.4 生态环境维护成本估算57
  • 6.5 损益分析体系汇总57-59
  • 7 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59-68
  • 7.1 矿区生态补偿原则59-61
  • 7.1.1 “使用付费、受益补偿”原则59-60
  • 7.1.2 “政府主导、市场结合”原则60
  • 7.1.3 公平原则60-61
  • 7.2 生态补偿对象61-62
  • 7.2.1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体61
  • 7.2.2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客体61-62
  • 7.3 矿区生态补偿资金来源62-64
  • 7.3.1 政府财政支出62-63
  • 7.3.2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税63-64
  • 7.3.3 复垦保证金64
  • 7.3.4 吸收社会资本64
  • 7.4 基于生态损益分析的生态补偿标准64-66
  • 7.4.1 自然环境的生态补偿标准65
  • 7.4.2 矿区居民的生态补偿标准65-66
  • 7.4.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66
  • 7.5 矿区生态补偿方式66-68
  • 7.5.1 直接经济补偿66-67
  • 7.5.2 政府统筹安排67-68
  • 8 结论与讨论68-71
  • 8.1 结论68-69
  • 8.2 讨论69-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8
  • 附录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秀丽;张勃;任媛;吴攀升;李玫;贾艳青;罗正明;;五台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5期

2 李佳;吴军年;;矿区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煤炭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3 郑易生,钱薏红,王世汶,李玉浸;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1993年[J];生态经济;1997年06期

4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韩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区位修正方法——以北京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0年13期

5 赵雪雁;李巍;王学良;;生态补偿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6 张耿杰;白中科;乔丽;刘小翠;;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情景模拟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9年01期

7 张永民;;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资源科学;2012年04期

8 王大尚;郑华;欧阳志云;;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与人类福祉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6期

9 顿耀龙;王军;白中科;陈晓辉;郭义强;;基于灰色模型预测的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以山西省平朔露天矿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损益分析的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50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