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发布时间:2017-06-16 07:04

  本文关键词: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将制度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出发,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制度质量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均衡点的存在性、稳定性和经济增长的平衡路径以及收敛速度的影响。模型的结论是,良好的制度质量可以使得经济中存在稳定的均衡点;可以提高人均产出增长率和总体经济增长率;能够缩短一个穷国追赶富国的时间,即收敛速度加快,从而可以解释后发优势现象。反之,不好的制度使得经济中不存在稳定的均衡点;使得人均产出增长率和总体经济增长率出现负增长,从而可以解释一个富裕的国家亦可以变穷现象,即制度的逆转。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青岛科技大学;
【关键词】制度 经济增长 稳定性 平衡路径 收敛
【基金】: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土地产权、土地流转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11&ZD148) 国家社科基金“包含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12CJL013)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BS2012SF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61.2
【正文快照】: 作者黄少安,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教授(山东济南250100);韦倩,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教授(山东济南250100);杨友才,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山东青岛266061)。一、引言目前,经济学家主要用三类理论解释经济增长: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哈罗德-多马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彩萍,张德玲,郭永军,边嘉宾,马铭启,肖俊生,张金香;论经济增长与创新模式的选择[J];天津科技;2002年02期

2 丁水法;;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9期

3 杨扬;费越;谭芮秋;郭力铭;;社会资本、创新与经济增长之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年03期

4 张振斌;;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概念和宏观经济增长目标[J];学习与探索;1984年04期

5 朱乐尧;;论经济增长[J];学习与探索;1985年06期

6 成之;经济增长质量六条标准[J];卫生经济研究;1995年08期

7 农贵新;论经济增长点的选择与培育[J];经济问题;1999年04期

8 尹世杰;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J];南方经济;1999年Z1期

9 郑士贵;关于经济增长点选择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2期

10 王利,张炳发,初凤荣;关于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的探讨[J];技术经济;199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矫波;;经济增长的法律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赵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5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6 李华晶;;知识过滤、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31个地区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罗浩;季任钧;;文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初步框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晔;盖文启;;生命经济:持续经济增长的新路径[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何一鸣;高少慧;;市场化制度变迁与广东经济增长[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郑长德;单德朋;;族群多样性与经济增长—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综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民;奢侈性消费能促进经济增长吗[N];文汇报;2003年

2 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重读《经济增长的代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记者 云霞;国内经济:经济增长和平衡的发动机[N];学习时报;2000年

4 蔡波;对经济增长的多维思考[N];鞍山日报 ;2006年

5 陈国营;经济增长关键动因迷雾重重[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 戴星;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N];安徽经济报;2008年

7 钟生坦 黄铁苗;试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1年

8 张宇燕;经济增长与社会动荡的 “托克维尔效应”[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徐康宁;资源、制度与经济增长[N];新华日报;2007年

10 李义平;资源逼迫: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的杠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景华;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鲁育宗;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胡永平;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李春龙;经济增长中的效率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云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与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马瑞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郎永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5年

9 李红;经济增长的控制模型研究[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03年

10 李永辉;金融体系与内生经济增长[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健文;论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1年

2 代琳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3 祝燕君;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4 曹诗卉;经济增长中内生制度的功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韦克胜;关于经济增长的辩证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千;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D];郑州大学;2002年

7 金永军;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8 薛晓杰;民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D];辽宁大学;2013年

9 倪玲玲;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彭建仿;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54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