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异化思想视阈下的消费异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4 20:1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异化思想视阈下的消费异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古典经济学家异化思想的科学成分的基础上逐步创立的。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形成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他不仅汲取了前人异化思想的精华,而且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异化思想并使其劳动异化理论日臻成熟。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真正实现了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本文在探讨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步成熟过程的基础上,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发挥。消费异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扩展。文中,笔者对以法兰克福学派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批判当时社会消费异化现象及其严重后果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变化的现实环境,探讨了消费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本质及其危害性。毋庸置疑,新科技革命引致和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棘手的市场问题、商品“元素”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大量“堆积”并日渐渗透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思想意识形态中的现象,也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当今社会,我国消费领域中出现的消费异化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基本现象形态是,消费不再是以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为目的,而是以满足自我欲求为目的,从而使人们的消费活动相悖于基于人的类本质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实体性消费,成为异化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费主义在我国已日渐盛行。消费者在日常的消费活动中已普遍表现出种种非理性、非正常的消费。这些不合理的消费异化现象正是马克思异化思想在当今社会消费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在我国,消费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夸示性符号消费、奢侈性浪费消费和离轨性消费。其中夸示性符号消费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尤为突出。消费异化现象的出现,不仅导致人们形成了错误的人生价值取向,使得人们在对物质享受无止境的崇拜和追求的过程中出现了精神上的麻木和空虚感,扭曲了人生的幸福观,而且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这种异化消费需求的普遍存在,势必会从生产和消费两个基本环节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消费异化浪费自然资源、污染环境是造成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非绿色、非持续的消费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为了消除消费异化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使异化的消费模式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所需要的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模式,笔者从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消费环境,提倡文明、理性的消费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警惕符号来统治人,注重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和谐发展,加强媒体的宣传监督、引导合理的消费,倡导消费者节约资源以及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异化 消费异化 消除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91.91;F126.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6
  • 一、 研究缘起10-11
  • 二、 研究的意义11-12
  • 三、 研究现状12-13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3-14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6
  • 第一章 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6-29
  • 一、 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初步形成16-22
  • 二、 马克思异化思想的逐步成熟22-25
  •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论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发挥25-29
  • 第二章 消费异化的产生、本质及其根源探究29-46
  • 一、 消费异化之所以成为问题29-31
  • 二、 消费异化的本质探析31-37
  • 三、 消费异化产生的根源37-46
  • 第三章 我国消费异化存在的特殊性及其表现形式46-56
  • 一、 我国消费异化存在的特殊性46-48
  • 二、 我国消费异化的表现形式48-56
  • 第四章 消除消费异化现象的现实途径56-63
  • 一、 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消费环境56-57
  • 二、 提倡文明、理性的消费观57-58
  • 三、 树立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警惕符号来统治人58-59
  • 四、 注重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的均衡、和谐发展59
  • 五、 加强对媒体的监督管理,,引导合理、健康的消费方式59-60
  • 六、 大力倡导消费者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60-61
  • 七、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61-63
  • 参考文献63-66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 后记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牛小侠;消费伦理的现状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郑红娥;;消费社会理论反思与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韩秋红,李百玲;新发展观的盲点:消费异化[J];唯实;2003年01期

4 姜华;“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论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5 曾建平;代峰;;生态视域下的消费文明[J];哲学动态;2009年02期

6 仰海峰;商品社会、景观社会、符号社会——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一种变迁[J];哲学研究;2003年10期

7 米满月,傅丽华;对当前消费异化现象的伦理思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异化思想视阈下的消费异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79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