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短期抑制与长期促进
发布时间:2017-06-25 21:11
本文关键词: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短期抑制与长期促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在国内实施强制减排,由于以《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国际气候公约没有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率先实施减排政策的国家以不公平竞争和碳泄漏为由提出向没有实施同等减排措施的国家征收碳关税,碳关税成为了发达国家将其所倡导的低碳规制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普遍约束力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大力推行碳关税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度过了碳排放的高峰期,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合理,拥有低碳技术的领先优势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低碳消费市场的支撑。在气候变暖、能源问题日渐突出的国际大背景下,碳关税的提出既能让发达国家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又能获得全球低碳经济领域的主导权。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碳关税立法并不顺利,但是发挥低碳技术优势、重塑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对该利益的追求也将加快碳关税由制度设想进一步发展为贸易政策的步伐。碳关税无疑是针对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其一旦变成现实,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对碳关税的经济影响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短期影响的理论分析参考Gros(2009)的两国模型,同时建立了一个供求模型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关税会使我国高排放行业生产和出口大幅减少,国内价格下降而进口国国内价格上升,在不考虑外部性的情况下还会使我国福利水平下降。短期影响实证分析采用GTAP模型,模拟了几种碳关税税率情况下的影响情景,其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实证分析还表明如果美、日、欧同时对我国征收40美元/吨二氧化碳的碳关税,将会使我国GDP下降0.89%;碳关税长期影响主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分析分别从要素视角、需求视角和技术进步视角来进行,通过模型推理、产业结构信息熵等方法来分析碳关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长期影响实证分析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构建一个包括能源消耗在内的新的C-D生产函数,将能源消耗通过公式转化为碳关税,从而生成一个反映碳关税和各产业(行业)增加值关系的生产函数。结果表明:碳关税每增加1%,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将减少0.64%,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将会增加0.41%;碳关税每增加1%,制造业增加值减少0.46%,仓储和邮政业等服务业增加值增加0.53%。理论与实证分析均表明:长期来看,碳关税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上,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抑制和长期促进并存的。因此,面对碳关税,需要综合考察其在短期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长期的积极影响,设计出从战略到策略、从短期到长期、从宏观到微观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应对政策。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碳关税的总体思路与发展战略,并分别从政府与企业两个角度给出了应对碳关税的长短期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碳关税影响 GTAP模型 产业结构升级 应对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96;F752.5;F1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1. 导论12-30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2-17
- 1.1.1 选题的背景12-16
- 1.1.2 选题的意义16-17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7-25
- 1.2.1 碳关税的概念及合法性研究17-20
- 1.2.2 碳关税对经济的影响研究20-23
- 1.2.3 碳关税的对策研究23-25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5-28
- 1.3.1 研究内容25-27
- 1.3.2 技术路线27-28
- 1.4 研究方法28-29
- 1.4.1 局部均衡分析法28
- 1.4.2 GTAP模型分析法28
- 1.4.3 一般均衡分析法28
- 1.4.4 计量分析法28-29
- 1.5 研究的创新点29-30
- 1.5.1 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来分析碳关税的经济影响29
- 1.5.2 从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碳关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29
- 1.5.3 提出我国应对碳关税较为全面的对策建议29-30
- 2 碳关税的内涵及特点30-44
- 2.1 碳关税的内涵30-32
- 2.1.1 碳关税的提出30-31
- 2.1.2 碳关税的内涵31-32
- 2.2 碳关税的类型32-34
- 2.2.1 基于碳税的碳关税32
- 2.2.2 基于排放配额或排放许可权的碳关税32-34
- 2.3 碳关税的性质34-37
- 2.3.1 碳关税是一种边境税收调整或边境调整措施34-35
- 2.3.2 碳关税是各国政治经济博弈的产物35-37
- 2.3.3 碳关税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37
- 2.4 碳关税的特点37-39
- 2.4.1 碳关税与反倾销税37-38
- 2.4.2 碳关税与反补贴税38
- 2.4.3 碳关税与进口配额38-39
- 2.5 碳关税可能的征收方式39-42
- 2.5.1 以出口国生产该产品的实际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标准39-40
- 2.5.2 以出口国生产该类产品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标准40-41
- 2.5.3 以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标准41-42
- 2.5.4 以替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标准42
- 本章小结42-44
- 3 碳关税的制度形成及发展趋势44-59
- 3.1 美国碳关税制度立法过程44-47
- 3.1.1 《2008利伯曼-沃纳气候安全法案》44-45
- 3.1.2 (2009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45-46
- 3.1.3 (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46
- 3.1.4 《总统气候行动计划》46-47
- 3.2 欧盟碳关税制度的进展47-48
- 3.2.1 《2003年87号指令》(2003/87/EC)47
- 3.2.2 《2008年101号指令》(2008/101/EC)47-48
- 3.3 发达国家推行碳关税制度的内在原因分析48-52
- 3.3.1 发达经济体已基本度过碳排放高峰期,低碳优势逐渐显现49
- 3.3.2 技术进步为发达国家创造了低碳比较优势49-50
- 3.3.3 资源禀赋为发达国家发展低碳贸易提供了条件50-51
- 3.3.4 消费需求成为发达国家推行低碳规制的重要支撑51-52
- 3.4 发达国家碳关税制度的实施障碍及发展趋势探讨52-58
- 3.4.1 发达国家碳关税制度实施存在的障碍52-55
- 3.4.2 发达国家碳关税制度的发展趋势55-58
- 本章小结58-59
- 4 碳关税短期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59-69
- 4.1 基本假设及模型设计59-60
- 4.2 我国征收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60-62
- 4.3 碳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62-64
- 4.4 碳税与碳关税经济效应比较分析64-65
- 4.4.1 价格效应对比64
- 4.4.2 出口效应对比64-65
- 4.4.3 消费效应对比65
- 4.4.4 生产效应对比65
- 4.4.5 社会福利效应对比65
- 4.5 碳税与碳关税供求模型分析65-67
- 4.5.1 碳税的供求模型分析65-66
- 4.5.2 碳关税的供求模型分析66-67
- 本章小结67-69
- 5 碳关税短期经济影响的模拟分析-基于GTAP模型69-85
- 5.1 GTAP模型简介69-72
- 5.2 模型设定72-79
- 5.2.1 基准情景73
- 5.2.2 模拟情景73-79
- 5.3 模拟结果79-83
- 5.3.1 对各个行业价格和产出的影响79-80
- 5.3.2 对各个行业出口的影响80-82
- 5.3.3 对GDP、福利水平和贸易条件的影响82-83
- 本章小结83-85
- 6 碳关税的长期经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效应85-101
- 6.1 相关概念界定85-86
- 6.1.1 高碳产业与清洁产业85-86
- 6.1.2 碳关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86
- 6.2 基于要素视角的分析86-91
- 6.2.1 加入能源后的要素替代形式及模型假设87-88
- 6.2.2 碳关税导致产业间资源的重新配置88-90
- 6.2.3 碳关税导致产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90
- 6.2.4 碳关税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90-91
- 6.3 基于需求视角的分析91-96
- 6.3.1 信息熵的概念及其在产业结构中的应用91-92
- 6.3.2 碳关税影响需求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信息熵方法92-95
- 6.3.3 碳关税影响需求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分析95-96
- 6.4 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分析96-99
- 6.4.1 碳关税促进高碳出口部门技术创新97-98
- 6.4.2 碳关税促进能源供应部门技术创新98
- 6.4.3 碳关税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分析98-99
- 本章小结99-101
- 7 碳关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101-121
- 7.1 我国各产业及行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现状101-108
- 7.1.1 我国各产业及行业能源消耗现状101-104
- 7.1.2 我国各产业及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104-108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108
- 7.3 数据来源与说明108-114
- 7.4 计量分析114-119
- 7.4.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114-115
- 7.4.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115-116
- 7.4.3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和影响形式的确定116-118
- 7.4.4 基本回归分析118-119
- 本章小结119-121
- 8 结论与建议121-140
- 8.1 结论121-123
- 8.2 应对碳关税的总体思路与发展战略123-126
- 8.2.1 协调经济发展阶段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123-125
- 8.2.2 主动出击,积极应对125
- 8.2.3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125-126
- 8.3 政府应对碳关税的短期政策建议126-130
- 8.3.1 积极开展气候外交活动126-127
- 8.3.2 扶植“低碳生产”试点企业127-128
- 8.3.3 短期内我国征收碳税的时机尚不成熟128-130
- 8.4 政府应对碳关税的长期政策建议130-135
- 8.4.1 形成低碳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130-133
- 8.4.2 发展可替代清洁能源以创造低碳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133-134
- 8.4.3 优化对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134-135
- 8.4.4 促进低碳消费市场的形成135
- 8.5 企业应对碳关税的短期对策建议135-136
- 8.5.1 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自愿减排目标135-136
- 8.5.2 促进贸易伙伴多元化发展136
- 8.6 企业应对碳关税的长期对策建议136-138
- 8.6.1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136-137
- 8.6.2 逐步推动产业低碳化升级137-138
- 本章小结138-140
- 附表140-159
- 参考文献159-176
- 致谢176-177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177
本文关键词: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短期抑制与长期促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8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