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03:09
本文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升,物质极大丰富,然而人类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延续。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紧张,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显著,在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上显得更加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可见,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当前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是一个自然资源富饶的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内陆山区省份。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交互影响,使得贵州省的人—地关系的矛盾突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那么,弄清楚当前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促进贵州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为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实现贵州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以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为支撑,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作阐述的基础上,对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接着,依据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特征,建立贵州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系统协调发展测算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最后,根据评价所得的结论,提出促进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内容及思路、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等方面。第二章阐述了协调发展的内涵,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并对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作了简要论述,然后简单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相关文献研究。第三章介绍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系统四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根据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动态性等原则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介绍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评价的测度方法。第四章对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作了详细的论述,并运用同时期全国的相关数据与贵州的情况作对比,更加清晰的分析了贵州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所出现的问题,为后文选取评价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了铺垫。第五章对贵州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作了分析。依据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特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区域性以及动态性的原则,建立贵州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把社会子系统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四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框架,并利用多系统协调发展测算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分别评价了贵州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四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出:贵州省在2005年—2012年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再依据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了贵州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根据计算得出:贵州省在2005-2012年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系统协调度情况经历了从失调—一般协调—高度协调—失调的发展历程,协调状况在2010年之前呈越来越好的状态,在2011年贵州遭遇干旱,粮食大幅减产,虽然协调度比2010年稍下降,但还处于高度协调状态,然而到了2012年时则快速下降至失调状态。接着进一步测算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程度,贵州省在2005—2012年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情况经历了从不可持续——可持续——可持续良好——可持续的发展历程,在2011年的可持续状况越来越好,而在2012年有所下降,但也是处于可持续的情况。第六章根据当前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关键词】:人口 资源环境 经济 社会 可持续 协调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22;F062.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目录11-13
- 0. 绪论13-19
- 0.1 研究背景13-14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0.3 研究的方法15-16
- 0.4 研究内容及思路16-18
- 0.4.1 研究的内容16-17
- 0.4.2 研究思路17-18
- 0.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18-19
- 0.5.1 可能的创新之处18
- 0.5.2 存在的不足18-19
- 1.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19-32
-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19-22
- 1.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19-20
- 1.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20-21
- 1.1.3 科学发展观21-22
- 1.2 协调发展的理论22-24
- 1.2.1 协调的概念22-23
- 1.2.2 协调发展的内涵23-24
- 1.3 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24-25
- 1.4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文献研究25-29
- 1.4.1 国外研究状况25-27
- 1.4.2 国内研究状况27-29
- 1.5 贵州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29-31
- 1.6 对文献综述的评价31-32
- 2.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32-48
- 2.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系统32-36
- 2.2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6-41
- 2.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36-37
- 2.2.2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框架的建立37-41
- 2.3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的测度方法41-48
- 2.3.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41-44
- 2.3.2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系统协调度的测度模型44-45
- 2.3.3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度的测度模型45-46
- 2.3.4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尺度46-48
- 3. 贵州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48-67
- 3.1 人口发展现状48-55
- 3.2 资源环境发展现状55-58
- 3.3 经济发展现状58-62
- 3.4 社会发展现状62-67
- 4. 贵州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分析67-77
- 4.1 贵州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67-69
- 4.2 贵州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69-74
- 4.3 贵州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度的评价74-76
- 4.4 贵州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持续性评价76-77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77-82
- 5.1 结论77-78
- 5.2 政策建议78-82
- 5.2.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79-80
- 5.2.2 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80
- 5.2.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80-82
- 参考文献82-86
- 致谢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丽;;贵州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9期
2 杨峰;孙世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判及实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8期
3 吕金兴;周忠学;;陕西省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演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4 李博;何腾兵;陶福然;;贵州省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3期
5 单晓娅;王翠;潘丽群;;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取向[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6 申燕燕;;区域人口与经济协调性的测度与评价——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陈强强;姚永鹏;亢凯;刘勇;;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实证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02期
8 虞春英;吴开;;经济—环境—资源系统的协调度定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6期
9 熊翠琳;李旭东;;贵州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潘燕辉;李丁;马金珠;周向阳;雷文娟;;民勤绿洲边缘区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8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