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协作分工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00:1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协作分工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相对剩余价值篇中论述了其协作理论,这个理论为研究产业集群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领域,马克思分工理论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协作理论的应用相对较少。但是如果将协作理论进行相应的逻辑梳理不难发现,当前支撑产业集群研究的外部性理论与马克思协作理论具有类似的理论观点。马克思将协作和分工视为“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形式,直接将两种生产方式作为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讨论协作与分工与价值生产和价值增值的关系,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生产过程研究的经典理论。协作分工的生产方式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而产业集群就是在协作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以古典经济学方法论为基础的协作分工理论,能够突破当前产业集群研究领域依赖“外部性”理论,难以深入到生产过程的局限性,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基础。此外,由于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工与专业化领域,关于协作与协作化的深入解析则相对较少,尤其是企业间的协作关系,需要在马克思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参照其分工理论进行相应的理论拓展。通过相关拓展,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形成的“外部性”关联以及相关“溢出效应”,,可以通过产业间的协作关系获得有效的解释。本文尝试将协作与协作化推广至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将这一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相比较,从而为产业集群的“集聚过程”和“集群效应”提供相应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目前,我国的产业也正经历着由“聚集模式”向“集群模式”的转变。本文将从产业集群的研究,马克思的协作分工理论、企业间协作关系、协作形成的产业集群、分工形成的产业集群演化等角度对立足马克思协作分工理论对产业集群展开研究。同时,本文以日照石化产业和汽车业为例,通过SWOT分析简明分析来说明日照打造现代城,从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变化的发展步骤以及发展前景的进一步建议及预测。
【关键词】:马克思 产业集群 竞争力 协作 分工 日照市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091.91;F121.3
【目录】:
- 摘要3
- Abstract3-7
- 一、 基本问题提出:产业集群研究与马克思协作分工理论的结合7-13
- (一) 研究现状述评7-10
- 1. 关于产业集群的基本研究7-8
- 2.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研究8-9
- 3. 关于外部性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基础的研究9
- 4. 关于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9-10
- (二) 选题意义10
- (三) 内容安排与文章结构10-11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11-13
- 1. 创新之处11
- 2. 不足之处11-13
- 二、 理论基础:从“外部性”回归马克思协作分工理论13-19
- (一) 以“外部性”为理论基础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13-14
- (二) 外部性理论在产业领域应用的基本脉络14-15
- (三) “外部性”与马克思协作分工理论的比较15-16
- (四) 基础理论从外部性理论回归马克思协作分工理论16-19
- 1. 外部性理论的争议与局限性16-17
- 2. 从外部性回归马克思协作分工理论17-19
- 三、 动态分析框架:协作分工视角下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动态提升19-23
- (一) 竞争力提升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框架19
- (二) 相对剩余价值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19-20
- (三) 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协作化”模型20-21
- (四) 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专业化模型21
- (五) 模型小结: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四个阶段21-23
- 四、 案例解析:日照市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23-32
- (一) 行业协作化产业集群案例:日照石化产业集群竞争力解析23-27
- 1. 石化产业集群的基本现状23-25
- 2. 石化产业的协作化“成本节约机制”与竞争力解析25-26
- 3. 立足协作化成本节约提升石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措施26-27
- (二) 行业专业化产业集群案例:日照发动机产业集群竞争力解析27-32
- 1. 发动机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成本节约机制27-28
- 2. 发动机产业集群在专业化成本节约方面的不足之处28-29
- 3. 延长专业化分工链条发展岚山现代汽车城的政策建议29-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5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35-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岗;;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析范式[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6期
2 盖文启,王缉慈;从硅谷的成功看中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12期
3 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4 姚先国,朱海就;产业区“灵活专业化”的两种不同模式比较——兼论“特质交易”观点[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6期
5 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7期
6 梁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入世后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J];改革与战略;2000年05期
7 阿林·杨格,贾根良;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02期
8 贾根良;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一)[J];南开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9 李新春;企业集群化成长的资源能力获取与创造[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协作分工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50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