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城乡收入差距对碳排放影响的经验证据——兼论“公平”何以提升“效率”

发布时间:2017-07-16 12:15

  本文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对碳排放影响的经验证据——兼论“公平”何以提升“效率”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收入差距 二氧化碳排放 固定效应模型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分位数回归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1998年至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对碳排放的影响,为"公平"(城乡收入分配优化)何以提升"效率"(碳减排视角的经济效率)提供了较好的诠释。实证过程充分考虑了模型的内生性、异质性及碳排放分布问题,提高了估计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泰尔指数还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都将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内涵于工业化进程的传统城镇化以及城乡分割下的城乡消费差异构成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碳排放的内在逻辑;工具变量估计和分位数回归证明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的结果是稳健的,但不考虑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性会高估对碳排放的影响,而且泰尔指数对碳排放的影响在低分位状态比高分位状态更为显著。此外还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演变特征轨迹呈倒N型;外资依存度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为正,正在加快推进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日益提升的居民环保意识,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二氧化碳排放 固定效应模型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分位数回归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政绩考评新机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编号:2015M57057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乡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多重均衡——以山东省为例”(编号:ZR2013GQ012)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编号:15-ZZ-JJ-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4.7;X196
【正文快照】: 国内外研究证实,城乡收入分配失衡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效率,同时影响环境质量(田新民、王少国和杨永恒,2009;钞小静和沈坤荣,2014;Boyce,1994、2008)。长期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始终在高位徘徊,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现象一定程度存在。近几年分配格局虽有所优化,2014年城乡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少平;欧阳志刚;;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会强;宋山梅;;贵州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2 崔登峰;朱金鹤;;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3 冯祥武;;《劳动合同法》遭受批判的原因评析——基于政治法律学的宏观视域[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4 赵颖;;初论收入流动性与收入差距[J];北方经济;2008年02期

5 葛晓鳞;田丽;;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雪梅;李景海;;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7 田双全;;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的适度标准值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7期

8 周世军;周勤;;政策偏向、收入偏移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9 王征;鲁钊阳;;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10 邓伟;向东进;;转型时期的国有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永坡;;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熙保;;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从库兹涅茨假说谈起[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3 李科;;中国工业化进程对能源效率的阈值效应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4 胡进;王少平;;中国人均产出增长率的非线性调整[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5 白重恩;董丽霞;赵文哲;;“新农合”的再分配效应:基于中国农村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6 吴本建;马九杰;;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模式选择[A];2013年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罗必良;李尚蒲;;土地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1978-2008[A];市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兼论经济特区30周年——广东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冰;政府稳定偏好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付立春;中国消费率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李吉雄;强化我国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作用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徐舒;中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演化[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常亚青;中国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流动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马少晔;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再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韩建雨;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利弊评价与政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姣;哈尔滨市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吴茂东;江西省经济增长质量测度与评价[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永涛;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国际经验和中国案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晓亮;政府行为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子一;中国现阶段地区间收入分配持续不平等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周静;人力资本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艾华丰;金融压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刘丹丹;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楚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变:1988~2002年[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2 卢中原,陈志理;城镇居民福利收入分析和建议[J];财贸经济;1997年06期

3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4 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5 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6 ;山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01期

7 蔡f ,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8 汪同三;蔡跃洲;;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对资本积累及投资结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2 莱斯特R.布朗;李康民;;美国向大规模降低碳排放迈进:两年下降9%[J];世界环境;2009年06期

3 李皓;;算一算自家的碳排放[J];科技潮;2010年01期

4 ;碳泄露[J];求是;2010年04期

5 张秀梅;李升峰;黄贤金;李颖;;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4期

6 ;法国政府宣布搁置碳排放税计划[J];节能与环保;2010年04期

7 ;香港特别行政区: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4期

8 张超;;碳排放、家庭与城市发展[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9 姜鑫民;;正确看待中国碳排放增加[J];中国石油石化;2010年20期

10 ;欧盟将制定2013年碳排放目标[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初枝;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红光;刘卫东;;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初枝;黄贤金;;江苏省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黄贤金;胡初枝;;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婕;肖荣波;江海燕;艾勇军;;广州居住社区碳排放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华斌;今年下半年将开征碳排放税[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学梅;法搁置碳排放税计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国网能源研究院博士 陈武 国网能源研究院硕士 常燕;中国碳排放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任佳;寻求碳排放计算新方法[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记者 雷新;2011年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量的24%[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暨南大学教授 孙东川;是碳排放,,还是碳消费?[N];光明日报;2013年

7 公管学院;齐晔、何建坤等与美英科学家辨析中国碳排放之谜[N];新清华;2013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王小川;北京碳排放权指标交易开放在即[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李荣;上海出台碳排放管理办法[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记者 杨汛;碳排放罚款“第一单”两周内下发[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贤;基于3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地域差异及碳排放空间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黄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炎亭;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钱明霞;产业部门关联碳排放及责任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5 鲁力;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及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尔俊;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统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汪臻;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刘红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2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牛晓婧;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4 赵明;城市化对上海市碳排放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何伟;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竞;河北省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王天格;基于我国碳排放制度下的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吴梅;江苏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刘柏利;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10 柯晓蕾;民法视野下的碳排放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8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548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