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视野下我国排污收费制度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态伦理视野下我国排污收费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生态伦理是在传统伦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传统伦理涉及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观念,但是,缺乏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的索取和利用变得日趋频繁,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极端的变化往往是自然无法承受的,它既损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也侵害了所有生物的生存权益。通过对环境问题的伦理思考,生态伦理的观念由此产生。生态伦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并非简单的主体和客体、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人类需要给予生态系统道德关怀,尊重所有生物的生存权益,才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伦理是法律的内涵,法律是伦理的支撑。生态伦理是涵盖所有环境存在之物的伦理,它以伦理的方式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但同时,也需要环境法以法律的形式严格规范这类行为。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而1989年制定的环境法又略显陈旧宽泛,不太适应当前的环境问题现状,亟需“对症下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修正和制定有针对性地、详细地行政法规,运用具有法律效力的措施广泛地遏制环境污染的恶化,并有效地治理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 排污收费制度在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2003年7月1日施行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以及配套的相关规章,针对出现环境问题的全社会各个方面,在“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基础之上,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凭借法律的强制性,对排污者破坏环境的排污行为起到了很大的惩治作用。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问题由来已久。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排污收费制度最明显的问题是收费标准低、收费项目少;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我国排污收费制度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法规设置的严整性缺失以及行政执法的不规范。从以上这些方面来看,排污收费制度只要从内容上予以修改就可以改善目前治污效力较为低下的现状,但几经修订的排污收费制度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效,追根溯源,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生态伦理的缺失,使得制度的修订没有价值标杆。 排污收费制度的建立原则是污染者负担原则、资源价值理论和外部不经济性理论,他们无一不体现了生态伦理的观念。尤其是作为基础的“污染者负担原则”,它所阐述的理念就是要还公平于自然和社会,让无偿占有资源的群体或个人以经济补偿的方式平衡生态利益。所以,调整排污收费制度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树立生态伦理的观念,使得制度内容符合生态伦理的要求,制度的执行符合生态伦理的方式,制度的实施处于生态伦理的社会环境之下。 本文的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生态伦理的内涵以及它和环境法的渊源。从科学到伦理,介绍了在生态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伦理观,并详细介绍了生态伦理的四大派系,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自己对于生态伦理内涵的见解;然后再从伦理和法律的关系入手,阐明了生态伦理和环境法二者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依存的保障。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排污收费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制度内容(包括制定原则和重要条款),然后在前文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出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中蕴含着生态伦理的思想,同时,生态伦理也对作为法规的排污收费制度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部分是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问题的着重研究。首先指出了排污收费制度的四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然后从生态伦理角度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对国外相关经验的总结和借鉴。目前国外的污染收费采取的税收为主、排污费为辅的形式,但是,通过对英美等国具体法律法规的分析,仍然可以得出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五部分从内容修订、政府管理、企业生态伦理、公众环保意识四个主要方面,提出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生态伦理对策。本文认为,除了借鉴经济学和法律的具体改革措施之外,更要利用生态伦理观念,改善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的社会环境,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积极地采取行动,才能保障排污收费制度更好的实施,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生态伦理 排污收费 生态利益 环保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19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引言9-10
- 2 生态伦理与环境法10-18
- 2.1 生态伦理的历史溯源及内涵10-16
- 2.1.1 生态伦理的历史溯源10-14
- 2.1.2 生态伦理的内涵14-16
- 2.2 生态伦理与环境法的联系16-18
- 2.2.1 生态伦理是环境法的基础16-17
- 2.2.2 环境法是生态伦理的保障17-18
- 3.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及其与生态理论的关联18-27
- 3.1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简介18-22
- 3.1.1 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发展历程18-20
- 3.1.2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内容20-22
- 3.2 生态伦理和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关联22-27
- 3.2.1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蕴含生态伦理思想22-25
- 3.2.2 生态伦理对排污收费制度的作用25-27
- 4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问题及其生态伦理原因27-34
- 4.1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问题表现27-30
- 4.1.1 排污费收取标准低27-28
- 4.1.2. 排污费收取项目少28-29
- 4.1.3 排污费征收不力29-30
- 4.1.4 排污费使用不规范30
- 4.2 生态伦理视野下我国排污收费制度问题的原因30-34
- 4.2.1 平衡生态利益是排污收费制度的目标31
- 4.2.2 维护生态伦理的基础是公平31-32
- 4.2.3 企业的生态伦理32
- 4.2.4 公民的环保意识32-34
- 5 国外污染收费及其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启示34-39
- 5.1 国外污染收费34-37
- 5.1.1 国外污染收费的基本概况34-35
- 5.1.2 国外污染收费的具体做法35-37
- 5.2 国外相关法律制度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启示37-39
- 5.2.1 制度完善,利益均衡37-38
- 5.2.2 政府维护生态利益38-39
- 6 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生态伦理对策39-44
- 6.1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的生态伦理观39-41
- 6.1.1 修订排污收费制度的内容39-40
- 6.1.2 加强排污收费的管理40
- 6.1.3 监督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布40-41
- 6.2 尊重生态伦理是企业文化41-42
- 6.2.1 重塑管理者的价值观41-42
- 6.2.2 自觉披露环境信息42
- 6.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42-44
- 6.3.1 强化环境教育42-43
- 6.3.2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43-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9
- 后记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自红;;多措并举 挖掘排污费征收潜力——浅谈餐饮、建筑施工等三产行业排污费征收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8期
2 王周;;简论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J];环境教育;2007年11期
3 熊跃辉;;污染防治,排污收费制度功不可没[J];环境保护;2009年20期
4 ;排污收费花絮集锦[J];环境保护;1989年10期
5 汪章进;;实行内部排污收费促进企业环境管理[J];能源环境保护;1992年03期
6 黄文涛,万加连;对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修改的建议[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2期
7 ;化工企业应尽早适应新的排污收费制度[J];川化;2003年03期
8 ;排污收费30年征文集锦[J];环境保护;2009年20期
9 郑冲;;实现环境公平的政策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年11期
10 吴晓静;;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鑫;;论排污收费制度[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徐芹选;郑西来;丁辉;;我国排污费征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高琦;程卓;;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张婷;;排污收费制度与排污权交易制度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于文轩;;论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必要性——从经济学和比较法的角度考察[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李德恭;;船舶防污染管理实施排污收费制度的探讨[A];船舶防污染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龙凤;高树婷;葛察忠;;水排污收费政策改革的影响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8 梁本凡;;中国环境税制问题及其改革方向[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翟晓宁;郭月亮;;对我国环境立法中“费改税”问题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朱建华;逯元堂;侯贵光;;POPs协同减排经济政策初探[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湘静;什么是排污收费制度?[N];中国环境报;2009年
2 贺永顺;浅析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N];中国环境报;2000年
3 贺永顺;浅析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N];中国环境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宗建树;确保排污收费制度平稳过渡[N];中国环境报;2003年
5 记者 李飞;鄂州确保新排污收费制度顺利实施[N];中国环境报;2003年
6 姜虹;排污收费制度发生重大变化[N];中国化工报;2003年
7 本刊记者 毕家立;排污收费制度“变脸” 促使焦化行业“变法”[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8 李爱年 张文艺;排污收费制度有待完善[N];中国环境报;2005年
9 柯环;我国采用市场手段加大污水治理力度[N];经济日报;2002年
10 周雁凌 孟凡模 都吉民;牟平排污收费申报与审核同步[N];中国环境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凯;外部因素对企业环保行为的影响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丽;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钟绍峰;生态补偿机制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慧明;生态经济化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刘颖宇;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应用绩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王莉;西部环境产业投融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余云军;胶州湾流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聂少林;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创新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赵红超;环境资源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序;生态伦理视野下我国排污收费制度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白雪;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完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于希;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卢艳春;排污收费制度法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娄晓阳;我国固体废物的排污收费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宋晓红;论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曦;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勋;完善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立法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宁晓伟;我国排污权交易与排污收费制度整合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谭凯明;排污收费制度在广州市越秀区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9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62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