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影响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3:42
本文关键词: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影响效应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人类自然生存环境。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控制碳排放、缓解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削减碳排放方面,《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任务,发达国家承担减排责任和履行减排义务,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援助。 发达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的减排措施必然会增加高耗能产品的生产成本。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部分发达国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事生产活动。这种污染产业跨国转移现象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增加了非减排国家碳排放。发展中国家因此而成为环境污染避难所,继而产生碳泄漏或者碳转移问题,从而使《京都议定书》限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不理想。因此,近年来发达国家把碳泄露和本国产业竞争力作为理论研究和政策重点,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碳减排义务,并提出对来自于非减排国家的进口高耗能产品征收CO2排放关税。 欧美发达国家以保护全球气候环境、防止碳泄漏为名提出碳关税征收政策,强调通过对高耗能产品征收碳关税能够减少或避免碳泄漏,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及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碳关税被发达国家作为限制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实质是利用碳关税贸易壁垒手段抑制发展中国家高耗能产品出口,并保护发达国家高能耗产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碳排放国。发达国家实施碳关税征收政策,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将被实施强制减排约束。碳关税征收使中国能源密集型出口产品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降低低成本竞争优势、缩小出口市场范围、减少出口贸易额、恶化贸易条件、加剧贸易摩擦、损害出口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发展,进而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和抑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从国内外对碳排放、碳泄漏,以及碳关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角度分析碳关税的作用,结存仍然存在分歧。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碳关税的带来的风险和机遇,还存在进一步的研究空间。通过整理分析前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碳关税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研究仍很不足,特别是碳关税与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非常有限。 现阶段,在全球气候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在保护气候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如何利用贸易政策影响和保护气候环境,环境治理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分析碳关税对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途径和传导机制,对应对发达国家碳关税征收和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碳排放、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应对碳关税冲击,进行低碳出口贸易转型给予理论支持,并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提出积极应对碳关税的对策措施。论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是: 1.梳理和分析了碳排放、碳关税与出口贸易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以环境外部性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主线,重新梳理了论文主要依据的环境和贸易相关理论,从中探求二者的联动机理,,为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的低碳发展提供理论和和实证分析依据。 2.论文界定了碳关税的概念,并分析碳关税的多种属性。从理论层面运用经济学局部与一般均衡理论,分析了碳关税对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途径和传导机制。同时对碳关税背后的国家间政治经济利益博弈进行了深入剖析,为研究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提供比较系统的理论支撑。 3.从现实层面研究了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历史发展特征与对外依存度,以及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现状和存在问题。由于中国既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碳排放国,同时还是隐含碳净出口国,导致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是高碳型出口贸易,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造成了中国碳排放大幅增长。 4.运用计量经济学VAR模型,利用1991~2011年数据,实证分析了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模型分析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与碳关税的关联性较强,短期内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贸易冲击剧烈,长期缓慢负向增加。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随着的碳关税而变化,其弹性值为3.69,即碳关税增长1%,则出口额减少3.69%。 5.梳理了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出口贸易的实践历程和成功经验,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经验总结,为我国工业品出口贸易低碳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发达国家都把低碳经济和低碳出口贸易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并给予本国低碳产业和出口贸易强有力支持和发展引导。发达国家的低碳产业和低碳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将改变世界经济的增长轨迹和发展方向,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6.对碳关税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进行了SWOT分析。分析认为从短期看,碳关税是减缓国内经济增长和弱化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竞争优势的压力。然而从长期来看,碳关税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动力,并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契机。在全球气候环境恶化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工业品出口贸易是大势所趋。由此本文从国家环境外交活动、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出口贸易结构和碳排放交易市场构建等方面,提出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应对碳关税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碳关税 工业品 出口贸易 碳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196;F752.62;F424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8
- 第1章 导论18-4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8-21
- 1.1.1 国际背景18-19
- 1.1.2 国内背景19-21
- 1.2 选题意义21-23
- 1.2.1 理论意义21-22
- 1.2.2 实践意义22-23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3-36
- 1.3.1 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关系研究23
- 1.3.2 国际贸易与碳泄漏、碳排放的关系研究23-30
- 1.3.3 碳关税与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30-36
- 1.4 研究方法36-37
- 1.5 论文结构安排与创新点37-41
- 1.5.1 论文结构安排37-39
- 1.5.2 论文创新点39-41
- 第2章 碳关税影响出口贸易作用机制41-72
- 2.1 碳关税及相关环境与贸易理论41-48
- 2.1.1 碳关税含义与特征41-42
- 2.1.2 气候变化国际协议42-43
- 2.1.3 环境相关理论43-47
- 2.1.4 贸易相关理论47-48
- 2.2 碳排放作用机制分析48-54
- 2.2.1 碳排放外部性48-49
- 2.2.2 碳排放转移49-51
- 2.2.3 碳排放内部化51-54
- 2.3 碳关税作用机制分析54-66
- 2.3.1 碳关税局部均衡54-57
- 2.3.2 碳关税一般均衡57-58
- 2.3.3 碳关税福利效应58-63
- 2.3.4 碳关税贸易效应63-66
- 2.4 碳关税背后经济利益博弈66-72
- 2.4.1 碳关税征收深层次意图66-67
- 2.4.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博弈67-69
- 2.4.3 发展中国家反对碳关税原因69-72
- 第3章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现状72-100
- 3.1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72-74
- 3.2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结构74-82
- 3.2.1 工业品出口贸易商品结构75-76
- 3.2.2 工业品出口贸易市场结构76-79
- 3.2.3 工业品出口贸易行业结构79-82
- 3.3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依存度82-85
- 3.3.1 工业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82-83
- 3.3.2 工业品出口贸易依存度发展阶段83-85
- 3.4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现状85-100
- 3.4.1 世界碳排放现状85-94
- 3.4.2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现状94-97
- 3.4.3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增长原因97-100
- 第4章 碳关税影响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实证分析100-124
- 4.1 计量模型与方法选择100-101
- 4.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101-102
- 4.2.1 指标选择101
- 4.2.2 数据来源101-102
- 4.3 碳关税影响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实证分析102-115
- 4.3.1 工业品出口贸易计量模型102
- 4.3.2 碳排放量测算102-106
- 4.3.3 计量过程及结果分析106-115
- 4.4 碳关税影响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贸易实证分析115-122
- 4.4.1 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贸易计量模型115
- 4.4.2 碳排放量测算115-117
- 4.4.3 计量过程及结果分析117-122
- 4.5 结论及启示122-124
- 4.5.1 结论122-123
- 4.5.2 启示123-124
- 第5章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出口贸易产业政策124-142
- 5.1 日本发展低碳出口贸易政策措施124-128
- 5.1.1 日本政府支持低碳出口贸易124-126
- 5.1.2 日本企业主动开发低碳产品126-128
- 5.1.3 政府与企业合作发展低碳出口贸易128
- 5.2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出口贸易产业政策体系128-135
- 5.2.1 英国发展低碳出口贸易产业政策128-129
- 5.2.2 德国发展低碳出口贸易产业政策129-130
- 5.2.3 欧盟发展低碳出口贸易产业政策130-131
- 5.2.4 美国低发展碳出口贸易产业政策131-133
- 5.2.5 日本发展低碳出口贸易产业政策133-135
- 5.3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出口贸易措施比较135-142
- 5.3.1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出口贸易措施共同点135-140
- 5.3.2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出口贸易启示140-142
- 第6章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应对碳关税策略142-161
- 6.1 碳关税冲击下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 SWOT 分析142-146
- 6.1.1 碳关税冲击下发展优势 S142-143
- 6.1.2 碳关税冲击下存在的劣势 W143-144
- 6.1.3 碳关税冲击下发展机会 O144-145
- 6.1.4 碳关税冲击下面临的风险 T145-146
- 6.2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应对碳关税冲击指导思想146-149
- 6.2.1 保持合理开放度与出口贸易依存度147
- 6.2.2 平衡环境保护与出口贸易增长147-148
- 6.2.3 正确面对碳关税的挑战与机遇148
- 6.2.4 培育出口产品竞争优势148-149
- 6.3 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应对碳关税冲击策略149-156
- 6.3.1 积极开展国家环境外交活动149-151
- 6.3.2 应对碳关税冲击的政府行为151-154
- 6.3.3 应对碳关税冲击的企业行为154-155
- 6.3.4 加快调整优化出口贸易结构155-156
- 6.4 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构建思路156-161
- 6.4.1 碳排放交易市场构建意义157-158
- 6.4.2 碳排放交易体系构建建议158-161
- 结束语161-163
- 参考文献163-174
- 附录174-179
- 致谢179-180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冰;;日本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0年07期
2 朱江玲;岳超;王少鹏;方精云;;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岳超;王少鹏;朱江玲;方精云;;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6 崔成;牛建国;;日本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11期
7 王强;伍世代;李婷婷;;中国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时空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8 赵荣钦;黄贤金;钟太洋;;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9期
9 刘红光;刘卫东;范晓梅;;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10 郑春芳;陈仙丽;;“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四大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818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81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