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及启迪

发布时间:2016-08-04 04:11

  本文关键词: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及启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及启迪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
比较与借鉴

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 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及启迪
李义平
(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

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
[ 摘 要] 历史常常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本文回顾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伴随着经

济实践的宏观经 济理论及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建议,货币主义及供给学派的经济理 论和经济政策建议发生的背景、发生的过程、旨在解决的问题,发挥作用的条件及可能产生的消极影 响。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我国在启动经济中如何借鉴这些理论和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 积极作用,遏止其消极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 关键词] 凯恩斯革命; 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 启动内需 [ 中图分类号] F123. 1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8 - 9314 ( 2011) 02 - 0079 - 05

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 纵观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 可以发现, 在其宏观经济政策背后都有着经济理论的支持 , 经济 理论的支持可以使宏观经济政策更为理性 。 历史常常 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回顾和总结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 理论演变的背景条件,各自所要解决的问题, 以及可 能产生的局限性或者负面作用,对我们最大限度地发 挥政策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将极具现实意义。 动了经济的空前发展。 然而,到了 1929 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发生 了。1933 年 3 月,罗斯福面对惊涛骇浪般的经济危机 走马上任。形势迫使罗斯福一反传统的自由放任 , 实 行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政府干预的新政 。 新政的基本内 容是: 整顿和重建紊乱的金融机构和制度 , 通过扩张 性的财政政策,由政府直接举办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 机会,并刺激人民群众的购买力; 通过国家权力机构 用奖励和经津贴的办法, 甚至包括缩减耕地面积等, 缓解农业生产的萧条; 对于农民和小农户, 减少他们 因抵押贷款过期仍无法偿还而遭受的部分财产损失 。 纵观罗斯福着重于需求管理的反萧条的措施 , 其 基本特征是: ( 1) 鼓舞民众信心。罗斯福在就职演说 : 中讲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 “我们唯一畏惧的就是畏 , 惧本身” 后来在实践中他不断重复这句话; ( 2) 一 反自由放任,强调国家计划和需求管理, 包括直接对 农业生产进行干预; ( 3) 摒弃了传统的财政平衡政

一、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经济理论
在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里, 政府的 作用被严格限制在公共安全、法律秩序和其它公共产 品领域,只要 “看不见的手 ” 充分地发挥作用, 社会 资源将被分配在最佳的状态,供给会自动地创造需求, 不会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这是一种纯粹靠市场经济 体制的力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调节和经济政策 的模式。这种模式一经诞生就产生了巨大的魅力 , 推
[收稿日期] 2011 - 02 - 21

[作者简介] 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79·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
比较与借鉴

策,接受了财政赤字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观点 ; ⑷扩 大信贷,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 ⑸向国外转移经济危机,包括宣布美元贬值, 组织美 元集团等。在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需求管理的措施 之后,经济确实开始复苏,尽管速度比较缓慢。 用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公共事业支出来医治失 业等加强需求管理的思想, 在大萧条期间已为人知, 罗斯福新政把这一思想和作法发挥到了极致 。 所有这 一切,如果没有凯恩斯精辟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 扩张 性财政政策就可能只是一种偶然的应急措施 , 而不会 成为此后各国政府的长时间的经济政策选择 。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为什么特别受到政府的青睐呢 ? 凯恩斯在 1936 年 1 月出版的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 论》 中一反古典经济学把生产放在第一位的传统 , 认 为消费是第一位的,认为一切生产之最后目的都是为 了消费。由此出发,他认为所以发生经济危机, 是因 为有效需求不足,即货币购买能力不足, 或者说消费 不足,具体由以下三个心理法则决定: 第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 在 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 ,但消费增加的 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 也随之减少,但也不如收入减少的那么厉害。 富人的 边际消费倾向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 , 这是因 为富人的消费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消费层次 ,, 其收入主 要是用来投资和积累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收入的 性质。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着眼于长期收入前景 来选择他们的消费水平。 如果收入的变动是暂时的, 那么收入增加的相当部分就会被储藏起来 。 收入不稳 定的个人通常具有较低的消费倾向 。人们对未来收入 的预期对边际消费倾向影响甚大,预期挣不到钱就不 敢花钱。 第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所谓资本边际效 率递减规律是指人们预期从最末一个单位的投资中获 得的利润 ( 即预期利润率 ) 会下降。 在萧条期间, 人 们预期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并因此不敢投资 。 在凯恩斯 看来,资本边际效率崩溃是导致萧条的关健因素 , 它 直接影响着消费倾向,影响着消费和灵活偏好。 第三是灵活偏好,即在萧条期间人们愿意持有更 多的可以灵活使用的货币。灵活偏好是对消费信心不 足和投资不足的反映,是由交易或购买的动机、 谨慎

的动机、投机的动机决定的, 说明面对不确定性时, 人们通常不敢轻易消费,不敢使用自己的储蓄。 基于上述对导致危机的原因的看法 , 凯恩斯认为 靠市场自发调节很难恢复经济,于是他一反传统的自 由放任的思想,主张政府要积极地干预经济。 他认为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相当重要 。 信心之崩溃, 对 未来经济生活打击甚大,治理经济萧条最主要的是振 奋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于是, 凯恩斯提出了 如下的政策建议。 一是应当更多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而不是 货币政策。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萧条期间人们对未来 的预期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信心不足, 因而利率政策 通常收效甚微。二是扩大政府的直接投资, 以期发挥 乘数效应,即一定数量的政府投资可以带动更多的民 间投资,一个就业岗位可以连带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 岗位。三是可以举债, 特别是可以发放国债, 可以多 发货币。只要发行的货币能够把闲置的生产要素带动 起来,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供给大于需求, 就 不用担心发生通货膨胀。四是鉴于收入低的群体边际 消费倾向高,凯恩斯主张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 具体 可以采取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以提升整个社会的 消费倾向。五是政府应制定强有力的鼓舞人心的措施 , 与公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全方位振奋人们的信心。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曾经被西方市场经 济国家普遍接受,并带来了战后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发 展,被誉为通向繁荣的经济学。 事实上, 政府对凯恩 斯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情有独钟 ,这是因为: 1. 自从人类选择了市场经济之后, 特别是 1929 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人类经济史就是面对失业或通货 膨胀斗争的历史。凯恩斯理论则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 之间可以互换,把一切都变得相对简单,且易于操作, 即当失业率超过警戒线时,扩大政府支出、 增加一点 通货膨胀,减少一点失业。当通货膨胀太高时就放缓 一下速度,其代价是失业率的增加。 2. 凯恩斯所主张的政府直接扩大支出启动经济 , 在短时间内收效明显。这符合一切人、 包括政府官员 — 的行为模式——人们都具有短期行为。 3. 政府通常由社会精英组成,社会精英通常认为 自己具有超常的能力,喜欢最大程度地展示自己的作 用。凯恩斯经济学为政府直接发挥作用提供了理论基

· 80·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
比较与借鉴

础,并且短期内确实有效。

是负相关,即此消彼长的阶段。第二阶段, 由于 “自 然失业率” 的存在,由于人们已经根据通货膨胀的过 程调整了自己的预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不 存在了。无论通货膨胀有多高, 失业率都不变, 成了 。 难以消灭的 “硬核 ” 第三个阶段, 如果政府实行错 误的干预政策,自由市场机制受到干扰, 通货膨胀与 失业之间变成了互相加剧的关系。弗里德曼的结论是: 在短期内,失业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是成反比的 , 具有 替代关系,但在长期内这种关系却会消失, 那时就业 水平与通货膨胀就没有关系了, 再要实行扩张政策, 结果只能是滞胀。 基于上述分析,弗里德曼认为影响就业的不是通 货膨胀的绝对水平,而是通货膨胀的不稳定和易变性。 例如,通货膨胀每年递增都在 20% 左右,政府不进行 干涉,20% 的通货膨胀率完全可以和经济活动的持续 发展并存。但如果通货膨胀今年是 10% ,后年又变成 了 30% ,结果就完全不同了。通货膨胀的速度越不稳 定,失业人口就越多。他们确信: ( 1) 国家对经济的 干涉没有什么好处; ( 2) 这些干涉性的破坏作用大于 其调整作用; ( 3) 国家最好不要插手制订经济政策。 弗里德曼主张单一规制,即政府需要采取的唯一政策 是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同预期的经济 增长基本一致的水平,例如每年增加 4% ~ 5% 。 弗里德曼的经济政策主张, 曾经使不少国家成功 控制了通货膨胀。1979 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 保守党政府将货币学派的理论付诸实施 , 奉行了一整 套完整的货币政策; 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提出的 “经 济复苏计划” 中,也把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作为 主要内容; 瑞士、日本等被认为 “成功地控制了通货 膨胀” 的国家也自称是实践了弗里德曼的思想 , 弗里 德曼成了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面对滞胀,不仅出现了货币主义, 还出现了供给 学派。上一世纪 80 年代初的美国经济给供给学派提供 了一种机遇。使得这样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派, 异乎 寻常地受到了当时美国政府的垂青 ,成为里根经济复 兴计划的主要理论根据,其代表人物拉弗也成为自 30 年代凯恩斯以来最迅速地施展了政治影响的经济学家 。 著名 的 “拉 弗 曲 线 ” 揭 示: 如 果 税 率 太 高, 例 如 100% ,政府实际上收不到税,因为当把所有收入当作 税收上交的时候人们会不愿意生产 。 当然, 在税率是

— 二、面对滞胀——供给学派与货币主义
然而,凯恩斯经济理论所倡导的政策并非一帆风 顺,到了上一世纪的 70 年代滞胀发生了,即通货膨胀 与失业交替上升,通货膨胀上去了, 经济却没有实实 在在的发展。 实际上,当凯恩斯经济理论所推崇的经济政策刚 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人注意到了它潜在的危险 。 雅可 布·怀纳在对凯恩斯与众不同的评论中指出 , 凯恩斯 [1 。] 的经济理论会造成 “在印刷机和工会之间的竞赛” 对于凯恩斯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负面效应 , 必 须有新的解释和新的政策主张,于是出现了货币主义 和供给学派。 为了解释经济生活中的滞胀现象, 货币主义的代 表人物弗里德曼首先提出了一个枢纽性的概念 : 自然 失业率。所谓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干扰的情况 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 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也可以理解为 在正常经济运行中不可抗拒的、作为经济健康运行的 润滑剂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主要是摩擦性的, 结构 性的。针对美国自然失业率的明显上升, 他认为有两 : 大原因 “第一,妇女、十几岁的少年和部分时间工 作的工人,已成为劳动力的渐增部分。 在就业中, 这 些人比其他工人流动性更大,较频繁地在工作岗位之 间转移。结果, 它们趋向于经历较高的平衡失业率。 第二,较多类别的工人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和对失业人 员的其它帮助形式,并且在期限和金额上都已变得更 加慷慨。失去工作的工人寻找其它工作的压力减少了 , 将趋向于等得更长时间,希望被招回到他们以前的就 业岗位,这个希望一般能够实现, 并且对他们考虑的 [2 。] 可选择的工作能够更加挑剔” 其次,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理论及政策设计的关 键性的错误在于是接受一个刚性的绝对工资水平和一 个接近刚性的绝对物价水平。弗里德曼讨论了凯恩斯 理论赖以存在的菲利普斯曲线 ( 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 普斯的名字命名的,该曲线认为物价水平和失业之间 存在着一种替代关系 ) , 发现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 存在着三种情况,或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二者之间

· 81·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
比较与借鉴

零的时候政府也收不到税。 拉弗认为, 税率在 100% 和 50% 之间适当地降低税率,可以扩大税基,政府可 以收到更多的税。于是,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给人 们以更大的刺激,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工作、 更多地投 资、更好地发明创造、更勇于承担风险、更敢于消费。 供给学派认为,人们的这些行为, 会切实地提高生产 效率、切实地增强经济实力、 降低通货膨胀。 并且由 于经济发展而能够增加就业。供给学派是从供给、 从 微观层面解决问题的。 法国学者亨利·勒帕日所著的 《美国新自由主义 经济学》 在介绍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之后曾经预言 凯恩斯主义将就此结束。然而,一旦碰到了经济萧条, 人们会近似于条件反射似地重新拿起凯恩斯的经济学 武器。面对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几乎都 实施了凯恩斯主义的政策,200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保罗·克鲁格曼也极力荐言亚洲各国应采取凯恩 斯的政策。面对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的 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 保罗 · 克鲁德曼 甚至说,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所谓的谨慎, 实际上就是 “冒险” 历史似乎又回到了凯恩斯的时代。 。

业家同样会在给定的条件下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 , 并由此出发判断和审视信息,他们也有短期行为和机 会主义,他们也是人, 具有人的行为的一般特征。 特 定的行政从属体制所给定的干部考核和选拔制度 , 使 得政府的政策所向会在执行中转化为政绩工程而放大 。 这种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消费就 会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地方政府自我保护式的 竞赛会加剧这种情况。 标准凯恩斯主义面对的是市场先行调节基础上的 调节,是迫不得已的。如果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以前进行大规模的政府干预可能会产生类似于计划经 济的后果。为此,我们应当首先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让其充分地先行发挥调节作用,切不可情急之下重蹈 计划经济的覆辙。 2.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凯恩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 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限制其消极作用, 应当严格按 照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严格控制政府直接投 资的领域。第一,控制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建设, 包 括水电、运输、环保、技术创新、 特别是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第二, 控制在着重于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包括医保、 社保、 教育公平、 给消费者创造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环境 。 除此之外, 还应当进一步推进改革,着力打破行政垄断, 遏止地 方保护,给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一个公平的环境 , 以 有利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政府最好不要过 多地涉及具体产业,过多地涉及具体产业会妨碍市场 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要相信市场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信制度的力量是伟大的。 3. 刺激经济的要害是能否最终把消费刺激起来 。 刺激经济有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投资拉动是引致性 需求,是为消费做准备,尚未进入消费这一最终环节。 消费在生产、分配、流通、 消费中是最终环节, 只有 进入消费,整个生产过程才算完成。 如果投资不能最 终转化为消费,就会造成产能过剩、 资源浪费, 是另 外一种意义上的半截子工程。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 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启动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都在于消费,政府的直接投资仅仅是一种启动和带动 。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把启动内需的着力点和出发点 归结于消费,还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 , 建立和谐社会。

三、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宏观经济理论演变过程的回顾 , 可以看出 各种理论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旨在解决特定的问题 , 凯恩斯经济思想旨在解决经济萧条 ,但长期内会产生 滞胀的消极后果。货币主义旨在解决通胀, 但应用不 当则会产生紧缩的消极后果。 1. 为了有效地启动中国经济,我们在借鉴历史上 已经发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时应当注意 : 要认识到凯 恩斯经济理论的积极作用,更要认识其消极作用, 这 种消极作用在我国特定的体制下会被放大 。 凯恩斯经济理论或经济政策设计, 通过扩大政府 支出,弥合产业链、振奋信心、 带动民间投资, 可以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用轻度的通胀换取失业 的减少和经济的发展。长期地看, 由于市场各主体的 理性预期和对自我利益的保护, 会产生轮番加价, 最 终导致滞胀。这已被实践所证明。 凯恩斯经济政策的负面效应在我国特定的行政从 属体制下会进一步放大。布坎南的研究证明, 政治企

· 82·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
比较与借鉴

为了最终启动消费, 我们应当第一, 在国民收入 分配中适当向劳动转移,适当向低收入群体转移, 提 高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第二, 千方百计地扩大 就业,让劳动者有钱可挣。 第三, 着力于社会保障体 系,如社保、医保、甚至包括教育改革, 让人民群众 无后顾之忧的敢于消费。 4. 经济刺激要适度,不能反应过度。经济所以会 出现危机,说明它确实存在问题, 问题的累积性爆发 产生了危机。要认识到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 是以往 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一次性解决 , 包括挤出经 济快速发展时的泡沫,强制性地调整经济结构。 马克 思曾经指出,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走出危机的 契机。如果一遇经济下滑马上反应过度, 过度刺激, 那就会把本该在危机阶段解决的问题包下来 。 以美国 为例,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与 2001 年互联网破灭有关。 — 当时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的 时间很短,实际上只有一个季度的衰退, 因为美联储 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房地产市场刺激起来, 很 成功地避免了经济衰退,但代价是房地产泡沫是更大 的泡沫。 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一段对此时此刻的经济调整 特别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针对如何治理经济萧条, 他 : 说 “只有让它自己治愈自己才是可取的 , 任何人为 刺激带来的复苏,都会令那些在萧条中未能完成调整 的剩余问题更加严重,从中又会产生出新的问题, 再 ” 造成另一次更严重的商业威胁。 这就是说, 我们在 启动内需的时候,一定要把本应该通过 “危机机制 ” 强制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而不能掩盖问题,留有后患, 更不能产生新的问题。 反应过度会把已有的问题包 下来。 5. 实现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 。凯恩斯 的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旨在通过政府的支出 , 以期发 挥乘数效应启动经济,着重于宏观层面。 供给学派的 政策旨在通过减税、刺激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消费者 的消费积极性,更多地从微观层面思考问题。 当此启 动内需之时,我们应当把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结合起

来。就供给管理而言: ( 1) 应当减税, 藏富于企业, 让企业有更多的资本可以组织生产 ,让老百姓有更多 的钱可以用于消费。( 2) 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切实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增强自我创新能力, 在新的更高 的层面上开拓市场。 6. 为了使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在经济政策 的设计和取向上,要始终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 宁肯 接受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轻度通货膨胀 , 也不 要虽然价格指数没有上涨,但却通货紧缩、 经济紧缩 和严重失业。 据考察, 经济发展基本上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经济快速发展,此时物价有一定的上涨。 物价 所以上涨,是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对各种生产要素都有 较强烈需求,要素价格肯定上涨。但此时工资也上涨, 人们更愿意消费,更愿意投资, 经济繁荣。 如果不存 在没有任何缺陷的发展路径,只能在上述两种状况中 进行选择,我们宁可选择前者而不选择后者。稳定的、 或者紧缩的货币政策,通常有治理通胀的作用, 但却 更容易产生经济下滑。美国在 1982 年用货币政策治理 通货膨胀,虽然通货膨胀下来了, 但确是以严重的衰 退为代价的。据此,一个国家实行紧缩的政策一定要 慎之又慎。否则,把产业链都紧断了再启动将有很大 难度。 [ 参 考 文 献 ]
[ 1][美] 赫泊特·斯坦. 美国总统经济史,金清等译 [M] .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3. [ 2][美] 米尔顿·弗里德曼. 通货膨胀和失业: 政治学的新领域 [A]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讲演集 ( 上) ,王宏昌等译 [C] . 北 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92 - 293. [ 3][美] 保罗·克雷·罗伯茨. 供应学派革命. 杨鲁军等译 [M]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 4][法] 亨利·勒帕日.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李燕生等译[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 5][美] 保罗·克鲁德曼.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朱文晖等译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郝春和

· 83·



  本文关键词: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及启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2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82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9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