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本文关键词: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消费主义 生态危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对消费主义进行了颇为深入的批判。其核心观点认为:当代生态问题的实质存在于以资本为原则的生产方式之中,而消费主义又是此一生产方式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从而构成生态危机的必然环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较为深刻的地方在于:(1)明确地指证消费主义与当代生态危机的直接关联,并将其总根源置于特定的生产方式中;(2)突出地强调并分析了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异化性质;(3)把消费异化和劳动异化联系起来,从而将扬弃异化的方向表述为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弱点在于较少深入到当今世界的社会现实之中,因而其变革方案时而显得空疏和散宕。由于当今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并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生态挑战,所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消费主义 生态危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消费主义与当代生态问题研究”(项目号:14ZS09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91.91
【正文快照】: 人类社会要生存,就必须要有物质生产。由于通常意义上的生产和消费是直接同一的,所以一般消费是任何社会在任何阶段都必须进行的活动。但与先前社会所不同的是,现代社会在特定阶段上发展起来的消费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对物的占有、使用和消耗,只是被动的吸收和占有,而是如当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谷;;浅议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1期
2 向昌明;;论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对策[J];新西部;2010年10期
3 袁秋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生态危机根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常本英;薛兆文;王大齐;;我国生态危机及其对策[J];预测;1989年05期
5 党鹏;;四川水电“跑马圈河”可能演变为生态危机[J];科学咨询;2003年10期
6 武杰,康永征;生态危机的经济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6期
7 李克;生态危机迫在眉睫[J];中关村;2004年12期
8 ;生态危机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J];改革与开放;2005年09期
9 徐艳秋;;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陈永森;黄新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及其出路——评奥康纳的“生态危机理论”[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 胡刘;;生态危机的根源:何种意义的“人类中心主义”?[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丹;;科技发展与人类生存危机[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健;伍玉林;;生态伦理: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郭殿生;;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及21世纪的资本主义[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6 方世南;;绿色生存方式:人类和谐生存的理性选择[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娄瑞雪;;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A];国际旅游岛与生态文化高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平;;生态危机的后马克思主义诊断路径及其当代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9 杨富荣;杨海莹;;药用动植物资源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A];四川省药学会第七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玉荣;;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国和;生态危机时代的学术转型[N];深圳特区报;2012年
2 湖南师大副教授 李培超;生态危机的警示[N];湖南日报;2000年
3 李瑞芳;生态危机与人的生命价值[N];中山日报;2008年
4 武洁;增强防范“生态危机”的意识[N];贵州日报;2009年
5 陈学明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社会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王志成;宗教应通过对话适应新时代[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孟根龙;警醒生态危机的严峻性[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王鹏;中国生态危机实录[N];发展导报;2005年
9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金家厚;以人类文明审视现代社会生态危机[N];深圳特区报;2012年
10 张志扬;两条生存之路[N];文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苏州大学;2011年
2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许婕;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与我国的稳态经济模式[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4 张玉荣;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重新确立自然的本体论地位[D];吉林大学;2009年
5 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建明;红绿对话[D];苏州大学;2006年
7 王新萍;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勇兵;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透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月祥;生态危机与政治抉择[D];河南大学;2009年
2 王娅楠;生态危机理论视阈下的山西“生态兴省”战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冀星辰;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及其应对[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文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5 陈捷;布克金生态危机根源论及其解决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张海燕;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田慧;本·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刘威;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国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4年
10 张颖;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危机解决之道的比较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7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87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