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低碳思想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6-08-08 04:1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低碳思想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随着各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推行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需要我们从经济学理论上阐释低碳经济。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无论从研究范围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存在着对低碳经济的忽视。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低碳经济的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低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思想,与今天的低碳经济思想不谋而合。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低碳思想及启示 张小兰

[摘要]随着各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推行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需要我们从经济学理论上阐释低碳经济。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无论从研究范围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存在着对低碳经 济的忽视。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低碳经济的思想进行了分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低排放、指

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思想,与今天的低碳经济思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实行低 碳经济提供了科学的经济学依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很多启示。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生态环境;低碳技术;资源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17 9 1 2, 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o4 32 (0 1 0—0 3— l0— 96 2 1 )6 18 5

基金项目:国家外国专家局“ 00年度外国文教专家项目”“ 21之低碳经济视角下世界产业转移的研究”目( 项 Y一 20 1 ) 0 99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9 Z O 1首席专家: 0& D 1;郑长德)阶段性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自然灾害背景下农户资源配置行为及其对政策

支持响应的机理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区农户为例” 79 30 ) (0 7 1 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小兰(9 1,, 17一)女安徽马鞍山人,经济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低 碳经济。四川成都 6 04 10 1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展

类深刻反省的结果。人类要生存,经济要发展,社 会要进步,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到一条能够找长期发展的道路。“低碳经济”早见诸于政府文最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碳低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一般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污染、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低低 一

件是在 20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们能源的未 03年我

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式,它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 来:英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和资源并不丰富

的岛国,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开发、求绿色 G P的问题,追 D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按预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目前的消费模式,,计 22 0 0年英国 8%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 0气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出的大背提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英国希望通过发展低碳经是到 0 0年把英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济与低碳技术, 2 5力 0 6年世界银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低碳经济国家,图引领世界潮流。20斯特恩所撰写的《斯识,不止是烟雾、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光大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特恩气候变化报告》指出:了应对全球变暖,为应立气中二氧化碳 ( O ) C。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实否则会因延误行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l。在此背景即采取有力行动,行低碳经济, n( 0 7年日本政府倡导建立低下,碳足迹”“碳经济”““、低、低碳技术”“、低碳发动而付出更大代价。2 0,希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碳城市”碳社会,望依靠社会整体的创新来推动温室气体、低、 “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起源于人类正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切,也来自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人 的减排,现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图提升国实力

家软实力。20 0 9年 1 7~1 2月 9日世界各国在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气候大会,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家的碳博弈中,最终达成了《本哈根协议》哥哥。《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低碳思想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低碳思想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88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2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