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斯密问题”的由来、争论及再解释

发布时间:2017-09-21 20:07

  本文关键词:“斯密问题”的由来、争论及再解释


  更多相关文章: 斯密问题 道德情操论 国富论


【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当代好几个学科。斯密的名著《国富论》有经济学"圣经"的美誉,而《道德情操论》则是伦理学中的经典。然而,正是这两部传世佳作带来的所谓"斯密问题",引发了后世学者关于人的本质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争论不休。基于此,通过梳理文献,考证"斯密问题"的由来,归纳国内外学者关于斯密问题的观点,最后诠释自己对此问题的解读。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斯密问题 道德情操论 国富论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斯密问题”的首次提出应该归功于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斯卡尔茨基,在其1878年出版的《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及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这本书中,他认为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及的经济人是利己的,而《道德情操论》中论述的人性观是利他的。自此,人性在斯密的著作中被理解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小刚;;书籍与社会:1776—1790年《国富论》在英国的传播[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8期

2 吴薇;雷玉祥;;浅说《国富论》[J];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11期

3 王宏昌;国富论之续编[J];读书;1999年09期

4 张大军;自利·他利·互利——重读《国富论》与斯密话“三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5 郭波,辛立国,单文博;解读斯密——试析《国富论》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尹伯成;;斯密理论在中国影响的三个阶段——为《国富论》问世二百三十周年而作[J];探索与争鸣;2006年04期

7 莎日娜;额尔敦扎布;;《国富论》的中国观——纪念《国富论》出版230周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杨成乐;吴玲;;《国富论》核心思想对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启示[J];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9 王秀丽;黑广菊;;《国富论》对十三——十八世纪中国经济的分析判断及其启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李振;;破除“资本与财富”的文明联姻——从马克思解构《国富论》的财富逻辑开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章武;黎诣远;;《国富论》 《独立宣言》230周年感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吴宇晖;;政治经济学的大目标在于富国裕民——为《国富论》出版230周年而作[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艾春岐;;斯密困惑的马克思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李,

本文编号:896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896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5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