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22:37

  本文关键词: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节能 碳排放权 碳交易 风险分析 效益分析


【摘要】:在全球减碳的背景下,我国也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建筑业是我国的三大耗能产业之一,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建筑节能方面发展并不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促进减碳的方式被许多国家重视和采用,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引入建筑节能领域,二者相互促进,带来建筑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分析该机制中的参与者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衡量分析经济与社会效益,完善机制的建立。 首先,论文对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的涵义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对国外成熟碳排放权交易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并对该交易机制的主要形式、定价税收、运作方式以及辅助措施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分析。第三,深入分析了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中各参与主体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并构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比较建筑节能成本与碳排放权交易之间的关系,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评估了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较为深入的分析,发现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应以清洁发展机制为基础,强制市场为主,采用配额分配的方式进行场外市场交易。分析参与者面临的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保证交易机制的顺利进行。进行效益分析,在经济效益分析中该机制运行基本可行,,同时进行社会效益分析,该机制的运行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节能 碳排放权 碳交易 风险分析 效益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196;TU20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2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现实意义10-11
  • 1.2.3 社会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方法14
  • 1.5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14-17
  • 2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17-21
  • 2.1 碳排放权理论基础17
  • 2.2 碳排放权相关概念17-19
  • 2.3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涵义19
  • 2.4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基本特征19-20
  • 2.5 本章小结20-21
  • 3 国外成熟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分析21-29
  • 3.1 国外成熟碳排放权交易21-22
  • 3.2 国外成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2-26
  • 3.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6-27
  • 3.4 本章小结27-29
  • 4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立29-43
  • 4.1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29-31
  • 4.1.1 理论基础29-30
  • 4.1.2 相关概念30-31
  • 4.2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建立的必要性31
  • 4.3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模式的建立31-42
  • 4.3.1 建筑节能领域碳交易的主要形式31-34
  • 4.3.2 建筑节能领域碳交易的定价及税收34-36
  • 4.3.3 建筑节能领域碳交易的运作36-40
  • 4.3.4 建筑节能领碳交易辅助措施40-42
  • 4.4 本章小结42-43
  • 5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参与主体的风险及其防范43-65
  • 5.1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参与主体及其职责和作用43-46
  • 5.2 各参与主体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46-55
  • 5.2.1 政府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46-48
  • 5.2.2 项目开发方面临的风险及防范48-50
  • 5.2.3 项目运营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50-53
  • 5.2.4 业主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53
  • 5.2.5 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53-55
  • 5.3 建立相应风险防范体系55-63
  • 5.3.1 建立相应风险防范体系的必要性55-56
  • 5.3.2 参与主体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总结56-58
  • 5.3.3 建立政策风险防范体系58-60
  • 5.3.4 建立经济风险防范体系60-61
  • 5.3.5 建立技术风险防范体系61-63
  • 5.4 本章小结63-65
  • 6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效益分析65-83
  • 6.1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经济效益分析66-76
  • 6.1.1 建筑节能阶段分析66-67
  • 6.1.2 建筑节能成本-效益中的盈亏平衡分析67-68
  • 6.1.3 建筑节能成本-效益数学模型建立68-73
  • 6.1.4 模型应用分析73-76
  • 6.2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社会效益分析76-82
  • 6.2.1 社会效益定量分析76-78
  • 6.2.2 社会效益定性分析78-81
  • 6.2.3 社会效益评估应用81-82
  • 6.3 本章小结82-83
  • 7 结论与展望83-87
  • 7.1 研究结论83-84
  • 7.2 研究的不足84-85
  • 7.3 展望85-87
  • 致谢87-89
  • 参考文献89-9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念俊;郭杨;;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2 魏磊;;英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8年12期

3 郭玉峰;;新时代建筑设计节能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3期

4 蒲春燕;孙璐;;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研究[J];财会月刊;2012年10期

5 冯巍;;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07期

6 陈宁刚;;提高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策略分析[J];当代经济;2010年22期

7 吴晓红;杨祖贵;李颖谦;;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节能研究[J];建筑节能;2011年10期

8 王宗朝;;建筑节能的发展及目前国内现状刍议[J];甘肃科技;2010年19期

9 赵雪珂;;日本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996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96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