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所有制关系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中的基础意义

发布时间:2016-12-27 11:59

  本文关键词:所有制关系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中的基础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 2011年第1期

所有制关系在马克思

社会形态理论形成中的基础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靳辉明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 洪光东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

o列宁称之为/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0,1/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0,/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0。

他强调说,/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0?这个评价是十分正确和中肯的。而社会形态理论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核心思想。没有这个思想便不会有唯物主义历史观。正是对人类社会形态及其更替规律的发现,马克思才终于揭开了人类历史之谜,实现了人类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理论界有些学者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提出不少质疑,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类历史中的规律只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而实践通常总是在人的意志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它纯粹是一种思辨的思维运动。0有的学者更为清楚地把社会历史规律说成是/认识的产物0,是/人的思想和意志所创造的0,/只是一种逻辑概念0。这些观点清楚地否定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些学者还反对用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分析研究人类历史,包括我国社会发展史。对于这样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我们必须研究清楚,并给予科学的阐明。

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完整表述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即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随着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和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断探讨、研究而逐步深化和成熟的过程。这个理论决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已有的和新发现的大量历史资料才逐渐形成的。它是人类历史观发展的自然的结果。只有真正了解其形成发展过程,才能正确和深刻地认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它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初步形成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超越前人,完成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在于他把握住了两个关键性问题,并从理论上成功地解决了它。其一,他超越了关于/人0的抽象议论,而把自己研究的基点放在探讨/现实的人0和/人的世界0上,从而揭开了长期蒙在人和人类社会之上的神秘面纱。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历史观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

?马克思正是通过研究人人0。/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0。

1

o5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6,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页。5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页。

?5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第161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519页。

/社会形态理论与历史价值观0笔谈

的物质生产活动和这种活动赖以进行的社会关系,才一步步地接近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其二,马克思在前人取得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形成了关于生产关系的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超越前人的最具有理论价值和革命意义的思想。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经提出并阐明了生产力的概念,甚至对生产关系思想也有过某些零星的猜测,但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生产关系的科学概念。提出并阐明生产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马克思在他从事理论研究活动之初,就开始探讨人的物质利益、占有关系和异化劳动等问题,通过这一研究,他逐步认识到在物的关系的背后隐藏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他在同恩格斯的第一部合著5神圣家族6中就已经认识到:/对象作为为了人的存在,作为人的对象性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了他人的定在,是他同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同人的社会关系。01所以,列宁说,马克思在1845年写成的5神圣家族6已经/接近0自己的/体系0,

o即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思想。

接着,马克思在5德意志意识形态6中又对之作了全面的阐发。在这里,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生产劳动和社会分工问题,以及人们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社会条件。首先,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思辨哲学完全忽视生产活动和历史的现实基础的观点,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0看成是历史活动的首要前提,进而考察了物质生产活动赖以进行的社会条件,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

?稍后,马克思更明确地说,/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0。

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0?就是说,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否则,任何生产活动都不可能发生。其次,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分工的研究,对社会关系的不同情况和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指出/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在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0?这里不仅指明了人们的生产关系(这时更多的使用交往形式的概念)受着分工的制约,而且揭明了生产关系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个人因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对产品的关系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生产关系中,实质上揭明了人们的不同的阶级关系。再次,马克思通过对各种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的深入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人们的精神交往不过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0,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又是最基本的,它不仅是政治制度和国家的现实基础,而且也是一切实际的财产关系的真实基础。这样,马克思就从人们的各种关系中划分出了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1846年12月28日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所说的,/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0?最后,马克思把生产关系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发展变化是由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0?在5德意志意识形态6写成后一年,马克思在5哲学的贫困6一书中,以更为精确的语言表述了上述思想,他说:历史运动创造了社会关系,/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1卷,第268页。

o5列宁全集6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3页。

???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1卷,第532、724、521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1卷,第521页。

中国社会科学 2011年第1期

业资本家的社会。01马克思反复强调,生产关系不是永恒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和变化。上述可见,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全面地阐明了生产关系的基本思想,可以说,生产关系概念已经形成了。

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不仅对生产力诸要素结合的性质和方式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而且有可能揭明生产过程本身的内在结构,揭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据此,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动力和运动规律,解答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历史之谜。生产关系及其与生产力辩证统一的思想的形成,使马克思创立社会形态理论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所谓社会形态,通常理解为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机构和观念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而构成的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既有稳定的质的规定性,又是一个活的机体,而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在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

关于五种社会形态思想的形成和表述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最早在5德意志意识形态6中,马克思基于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分析,研究了分工各个不同阶段的交往形式和所有制关系,把以往的/部落所有制0、/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0、/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0、/现代所有制0或资产阶级所有制,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历史时期,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进行了富有预见性的分析,初步形成了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的思想。

其后,马克思在5雇佣劳动与资本6和5共产党宣言6等著作中,对他刚刚形成的社会形态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更为准确的阐明。他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时,对社会形态思想明确地表述道:/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0o很显然,这里比5德意志意识形态6更清楚地阐明了社会形态的概念。接着他又对历史上的几种社会形态作了新的表述:/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0?这里不仅是思想内涵,而且概念的表述都前进了一步。5共产党宣言6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着重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作了分析,突出地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在这里,实际上揭明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以及推进历史发展的社会力量。

2.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深化和最初的表述

不可否认的是,在19世纪40年代,由于史前史料的缺乏和对东方社会研究不多,所以马克思对社会形态演进的看法主要囿于西方社会,就是说,那时马克思并未将视线投向东方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50年代后,一方面,与1848年革命失败后归于沉寂的欧洲不同,亚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另一方面,英国国内对于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以及其议会围绕东印度公司等问题都产生了不小的争论。这些客观现实引发了马克思对东方问题的关注,开始探讨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就研究成果看,他发表于5纽约每日论坛报6上的一些文章以及与恩格斯的通信可以算是这时期的集中体现。此时,马克思关注的重心乃是东方社会的现实状况及其在外来冲击下的历史命运问题,但同时他在研究中也涉及了东方社会具有的个性特征,如不存在土地私有、1o?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1卷,第602、724、724页。

/社会形态理论与历史价值观0笔谈

在村社制度中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国家专制等,即后来表述的/亚细亚生产方式0,1并认为

o由东方/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这甚至是了解东方天国的一把真正的钥匙0。

于马克思刚刚涉猎东方社会,加之史料的影响,他更多关注的是东方社会的个性特点,而没有认识到东西方社会的共性。进而提出的不同于西欧社会的/亚洲式的社会0,?也是将东方社会视为一种区别于/西欧式社会0的地域性社会。

随着史料的丰富与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进一步发现这种生产方式并不为印度所独有,其在亚洲其他地方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下来。如/在爪哇东海岸的巴厘岛,印度人的这种组织还完整地和印度人的宗教一起保存了下来,它的痕迹和印度人的影响一样,在

?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马克思也发现了与这种生产方式类似的制度。1853整个爪哇随处可见0。

年,在探讨被称为/克兰0的苏格兰氏族时,他指出:/某一克兰,即氏族,所居住的地区就属于该氏族,正如俄国的农民公社所占用的土地不属于个别农民而属于整个公社一样。可见,所在地区是氏族的公有财产。在这种制度下,现代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是谈不上的。同样,克兰成员的社会地位同生活在我们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个人的地位也是无法相比的。0/在任何情况下,土地都是氏族的财产,在氏族内部,尽管有血缘关系,但是人们之间也有地位上的差别,正像所有古代亚洲的氏族公社一样。0?在这里,已经暗含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并非为亚洲所独有的意思。其后,马克思在5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6中进一步分析了它的普遍意义,即其在美洲的墨西哥、秘鲁,欧洲的克尔特人、罗马利亚人、斯拉夫人、古希腊罗马以及日耳曼民族都先后存在过,并在部分地方还发现了它的痕迹。这些发现使得他有可能将其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并获得新的认识。

马克思在5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6一书第二篇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0中,对/亚细亚生产方式0作了进一步探讨。在该文中,马克思比较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前东西方社会存有的三种公社所有制形式:亚细亚所有制、古代所有制与日耳曼所有制,并从中发现了更为本质的东西。在他看来,这些所有制形式除具有共同点外,彼此之间还存有一些明显的差别。以最具决定意义的土地所有制与财产关系为例,在亚细亚所有制中,/人类素朴天真地把土地当做共同体的财产0,单个人的财产/本身直接就是公社财产0,其/并不是同公社分开的个人的财产,相反,个人只不过是公社财产的占有者0。在古代所有制中,/公社财产)))作为国有财产)))即公有地,在这里是和私有财产分开的0,即这里已经/存在着国有土地财产和私人土地财产相对立的形式0,并且/后者以前者为中介0;而在日耳曼所有制中,/个人土地财产既不表现为同公社土地财产相对立的形式,也不表现为以公社为中介,而是相反,公社只存在于这些个人土地所有者本身的相互关系中。公社财产本身只表现为各个个人的部落住地和所占有土地的公共附属物。0?正是在这些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认识到,与后两种所有制相比,亚细亚所有制本身就是直接的公有制,因而也是三种所有制形式中最为原始的。由1

o

?在本文中,/亚细亚生产方式0与/亚细亚所有制0是作为同义语使用的;而对它的分析也参见了赵家祥、盐泽君夫等学者的理论观点。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10卷,第112页。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6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10卷,第11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571、572页。(此段5马克思恩格斯文

集6没有收录)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4、127、133页。


  本文关键词:所有制关系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中的基础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8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8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