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陈云对新中国区域规划工作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9-03-25 07:14
【摘要】:正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规划区域发展有助于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使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各部门以及区域各分区之间达到协调配合,各项工程建设更加有序进行,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陈云作为新中国重要的经济建设领导者,对区域经济规划工作尤为重视,在区域生产力布局、协作区经济关系等问题上都进行过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他的思
[Abstract]:In spite of its vast territory, China's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uneven. Plann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will help to arrange reasonably 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make the socio-economic departments and regions in a certain region coordinate and cooperat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projects will be carried out in a more orderly manner, thus ensuring the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 Chen Yun, as an important leader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New China,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work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 He has carried on in-depth thinking and unremitting exploration on the layout of region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economic relations of cooperative regions. His thoughts
【作者单位】: 当代中国研究所;
【分类号】:F127;F0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佳木;陈云与中国工业化起步过程中苦干基本问题的解决[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才;;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成为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2 童庆平;;试论陈云的经济绩效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曲延春;;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验与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金维才;;观念变革:从教师素质观到教师质量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郭根山;道路选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范水涛;;抗战时期陈云大后方组织建设思想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蕾;叶磊;;关于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8 郭晓燕;20世纪50年代陈云对非公经济的认识[J];北京党史;2005年04期

9 高中华,王双印;试论建国后陈云的社会保障思想[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王瑞芳;;陈云的农业水利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晓燕;;八大前后陈云对非公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入与经济改革思想的提出[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素华;;第一次国民经济调整(1961~1965)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彩华;张越;蔺如亮;;“三线”建设决策成因及建设得失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董志凯;;新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历史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费侃如;;陈云与遵义会议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6 姚金果;;陈云与共产国际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7 单秀法;陈宇;;陈云在东北时期的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8 武力;;陈云与“一五”计划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9 纪晓华;;陈云与粮食统购统销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10 韩钢;;陈云与中共八大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胜男;北京城市手工业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于池;中国国有企业权利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彦虎;政治精英再生产与政党发展[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郑小玲;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月玲;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与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红杰;“八大”至“文革”前夕党的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阳琼;中共关于社会主义积累与消费的认识与实践(1953-1957)[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贺黎黎;1840年以来陕西工业化演进路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唐月云;60年代试办托拉斯的历史回顾与当代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齐英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7 李灵玲;陈云社会主义发展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钟霖湘;“大跃进”时期农业劳动力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王强;中共领导人与西路军问题的拨乱反正[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石琳;陈云的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河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友生;;区域规划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建设信息;2006年01期

2 李广斌;王喜;王勇;;我国区域规划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5期

3 沈玉芳;;当代西方区域规划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对我国的思考[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03期

4 张培刚;梅耀林;;透视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与变革[J];城市;2007年04期

5 李育华;肖敏;吴殿廷;;在区域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邓丹;李剑;;实施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先行[J];国土资源导刊;2009年06期

7 ;区域规划[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9年04期

8 张京祥;何建颐;;西方国家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属性演变及其启示[J];经济地理;2010年01期

9 周民良;;规范与完善区域规划的形成机制[J];西部论丛;2010年04期

10 胡佳;高华央;;面向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区域规划[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国强;吴黎军;;基于城乡统筹的区域规划特色与创新[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罗荣桂;刁兆峰;;县级区域规划的一般原则与方法探讨[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沈玉芳;;西方区域规划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沈玉芳;;当代西方区域规划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对我国的思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强;;区域规划与系统工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6 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沈玉芳;;西方区域规划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方创琳;;论科学发展观与区域规划[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朱磊;;寻求主体:区域规划的反思与探索——以浙江省产业带规划编制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王兴平;;对新时期区域规划新理念的思考[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发改委加力破解区域规划制定难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杨丽花;细分式区域规划助推经济协调发展[N];证券时报;2010年

3 记者 李雁争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七大区域规划今年有望陆续出台[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张京祥 何建颐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省建设厅城市发展研究所;构建以“公共政策”为核心内容的区域规划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仕省 胡志强;区域规划遍地开花 “钱从何来”成首要问题[N];华夏时报;2011年

6 ;高度重视区域规划的综合协调[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记者 王妍;系列区域规划:意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N];金融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黄天香;区域规划不是“遍地开花”是有的放矢[N];中国改革报;2010年

9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肖金成;区域规划: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新举措[N];中国企业报;2010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陈耀;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丙红;我国区域规划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2 刘晓峰;区域动态规划与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3 李广斌;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理论革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崔敬;宏观区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景峰;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2 张威;美国区域规划协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袁振;供给主导型与需求导向型的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昱;区域规划下的唐海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周庆文;西部可持续发展中区域规划与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郭明;战后武汉区域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任酉贵;基于GIS的区域规划空间分析模型的设计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8 周知;基于DEA的国家重大区域规划政策效率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裕琴;区域规划地理信息模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世峰;基于博弈论的区域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46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46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