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及对策建议
[Abstract]:The theory of poverty culture is a turn for people to think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poverty, from the explanation of pure economic theory to the explanation of culture theory. The revelation to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culture i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fir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the poor culture.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needs to be "broken" and "stan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reak-up and stand-up. Second,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poor culture, and step up efforts to promot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poor children. Therefore,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of countermeasures: firs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ty culture conducive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happiness; Second, strengthen the poverty-stricken cultural heritage carrier-the children of poor groups of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中南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散杂居畲族文化变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YSZ08018)的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F0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瑾瑜;贫困文化的变革与农村教育的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01期
2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年03期
3 米文宝;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与生育文化关系初探[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4 穆光宗;论人口素质和脱贫致富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5期
5 赵秋成;对贫困地区人口文化贫困的研究[J];西北人口;1997年03期
6 孟凡静,吴成基,贾耀峰;关于贫困地区贫困文化问题的探讨——以西海固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7 郇建立;农村的贫困、贫困文化与脱贫[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震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格指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李恕宏;安庆市国家级贫困县扶贫开发的障碍与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何文尧;运动员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6 谢泽明;网络社会组织的特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朱士群;唐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崔海兴;王立群;;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社会发展探讨——基于河北省沽源县的实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10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邹桂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策略初探[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金诚;;中国学术期刊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A];期刊发展趋势与期刊评价标准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靖;;医院自治 和谐社区——让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医院隶属的主体[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汉国;;关于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7 关富余;李美;;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滑雪场经营管理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施钢;宋京晶;周蜜;;团体辅导在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3 李艳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4 申培轩;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白喜林;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7 潘迎旭;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8 尚爱军;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徐秀丽;面向穷人的农业科技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么娥;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福平;新闻出版文化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3 兰喜阳;关于新世纪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雅丽;黑社会(性质)犯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6 张鸿;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7 谭卫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8 熊丽英;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胡宗山;论新时期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世界;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冯增俊;亚洲“四小龙”办教兴邦的基本经验以及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2 吴理财;“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J];经济评论;2001年04期
3 米文宝;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与生育文化关系初探[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4 李陇堂,米文宝;黄土高原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5 米文宝,陈忠详,李龙堂;西海固贫困原因剖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人文地理;1997年03期
6 陈忠祥;宁夏南部回族聚居区人口问题分析[J];西北人口;1995年04期
,本文编号:2449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4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