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投资多寡的空间尺度检验——基于省份投资与其增长效应一致性视角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dispute over the amount of invest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China's economic practice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but the existing research has not grasped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investment-induced growth". On the basis of using local regression method to estimate the growth effect of Chinese regional (sub-provincial) investment,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investment and its growth effect, which is used as the identification criterion to judge whether the investment is more or l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bvious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regional investment, and the role of investment plays an alternate role. Due to the low growth effect of investment, many western provinces show obvious suspicion of over-investment, and revers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ow efficiency has become a practical problem that must be faced directly.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led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choic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determine the final investment scale. At the governance level, addressing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investment can be an entry point by trying to avoid short-sighted investment choices, focusing on the structural balance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and focusing on efficiency gains, At the same time, regional equ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湘潭大学消费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城市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2CJL04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预警系统设计及平衡增长路径选择”(批准号10CJL03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协调与共富发展目标下的区域城市化联动机制研究”(批准号12YJC790053)
【分类号】:F061.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宪;中国经济中不存在资本的过度积累——兼与史永东、袁志刚商榷[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2 周伟贤;;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9期
3 汤向俊;任保平;;投资消费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J];经济科学;2010年06期
4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5 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6 秦朵;宋海岩;;改革中的过度投资需求和效率损失——中国分省固定资产投资案例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7 袁志刚,何樟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8 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9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10 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esearch of Mechanism on the Impact of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on Farmland Convers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1期
2 孙致陆;周加来;;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刘荣利;;河南省经济增长周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4 郭立场;;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5 杨秀艳;;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6 王骏;关于中国城市化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温立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24期
9 莫志宏;;4万亿经济激励计划背后的经济学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胡绍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艳丽;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史蕾;新中国科左后旗民族贸易发展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文艳;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磊;吉林省金融与经济互动机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烽,寿伟光;最优消费、经济增长与经常账户动态——从跨期角度对中国开放经济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1年05期
2 刘宪;中国经济中不存在资本的过度积累——兼与史永东、袁志刚商榷[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3 辛清泉;林斌;;债务杠杆与企业投资:双重预算软约束视角[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4 李扬;殷剑峰;陈洪波;;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01期
5 胡建平;干胜道;;钱多办“坏”事: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J];当代财经;2007年11期
6 姚枝仲;中国的高投资率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5期
7 陆正飞;韩霞;常琦;;公司长期负债与投资行为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8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9 魏明海;柳建华;;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10 赵红梅;;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公司资本结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中根;洪涛;;中国公共支出增长效应测度及分解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2 叶依广,曹乾;我国产业部门增长效应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3 王艾青,安立仁;激励机制、制度变迁与增长效应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钟晓君;;服务业FDI对我国服务业增长效应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5 徐炳胜;;外贸——增长效应理论研究进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邵军;徐康宁;;制度质量、外资进入与增长效应:一个跨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8年07期
7 于忠江;;公路交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上)——针对增长效应与吸附效应的经验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钟晓君;刘德学;;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增长效应:细分服务行业视角[J];亚太经济;2014年03期
9 杜青青;;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增长效应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年03期
10 周四新;张锋;;增值税转型理论探析及政策建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怡胜;舒元;;经济自由及其变动的增长效应——来自跨国经济增长面板数据的再检视[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总第24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骆泽斌;股改增长效应[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丁鑫;稳增长效应逐步显现 工业经济有望趋稳回升[N];证券日报;2012年
3 本报数据研究部 褚宇峰;全国水泥均价连涨三周 稳增长效应逐步显现[N];上海证券报;2014年
4 周业安;奥运“社会资本”效应不应忽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5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内外两大风险逼近:中国靠什么化解[N];上海证券报;2012年
6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顾骏;市场经济的德与利之辨[N];中国石油报;2014年
7 唐志军 谌莹;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地方政府转型为重点[N];学习时报;2011年
8 ;进口薄板价格因何上涨?[N];中国包装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聂爱云;转型时期FDI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双灵;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效应与模式创新[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邓倩;基于CHNS的中国农村贫困动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刘宏毅;区域差异下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4 易文斐;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增长效应[D];复旦大学;2008年
5 陈蕊;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增长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57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5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