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的成本与收益:一个分析框架——对新结构经济学的目标、争议与拓展的探讨
[Abstrac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基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2年度) 清华大学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2013-2014年度) 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培育计划(2011年度)的研究资助
【分类号】:F06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付才辉;林民书;赖小琼;;产业升级、民工进城与城乡收入差距[J];产业经济评论;2013年04期
2 韦森;;探寻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与未来道路——评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3年03期
3 张军;;“比较优势说”的拓展与局限——读林毅夫新著《新结构经济学》[J];经济学(季刊);2013年03期
4 张曙光;;市场主导与政府诱导——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J];经济学(季刊);2013年03期
5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评论回应[J];经济学(季刊);2013年03期
6 黄少安;;《新结构经济学》侧评[J];经济学(季刊);2013年03期
7 文一;;从自由放任主义到市场培育主义,从新古典主义到新结构主义——“新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新解[J];经济资料译丛;2013年02期
8 付才辉;;经济增长的微观制度基础[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1年02期
9 付才辉;林民书;;合约时间[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鹤;宋炜;;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基层灌溉管理单位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2 陆亨伯;谢萍萍;郑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基于典型体育场馆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赵立民;魏敏;;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4 丁超;;我国金融产业“金融软件”创新的伦理反思[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5 俞宪忠;;对劳动密集型战略的理论质疑[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6 蔡炯;王慧琴;田翠香;;科学发展观下的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均衡[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7 李怀;王冬;;产权变更、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一个“国进民退”的案例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8 孙永军;;基于供需分析的审计行为导向调整[J];财会月刊;2009年27期
9 罗能生;谢里;;权力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调节[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10 陈德豪;;住宅小区车库所有权归属法定与约定之选择辨析——从《物权法》对车库归属的立法谈起[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徐美银;;外部环境变化、主体认知互动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付才辉;;制度的分层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董直庆;王林辉;张屹山;;制度均衡过程和制度效率:基于非对等资源禀赋结构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任百祥;;制度经营与政府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黄丽;;资产价格波动向实体经济传递过程的问题探讨[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7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锡锌;;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的保障[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黎秀蓉;高展军;;组织文化的博弈论解读[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石光乾;;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研究——兼论后危机时期我国产业政策及其法律化[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欣欣;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胡继立;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志刚;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新;道德起源、演化及其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玉为;科技图书编辑规范化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3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彭昌奇;研发资本、劳资关系、市场制度与区域技术创新[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孙源笙;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吴娜琳;制度变革对农田生产活动空间变化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苗瑞洲;产业集群:从学习型区域到创新型区域[D];河南大学;2011年
8 肖强;我国工薪家庭金融理财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楠;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向桂林;城镇民办幼儿园价格规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森;;从哈耶克“自发—扩展秩序”理论看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J];东岳论丛;2006年04期
2 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3 孙文远;;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4 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5 董志强;;制度及其演化的一般理论[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6 杨汝岱;;制度与发展:中国的实践[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7 陆铭;李爽;;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8 王永钦;李明;;理解中国的经济奇迹:互联合约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8年10期
9 孙宁华;堵溢;洪永淼;;劳动力市场扭曲、效率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10 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国勇;;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新特点和我们的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2 孙永平;;自然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杨开忠;西部经济地位变化与发展政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9年04期
4 李世华;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索[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5 余实;汪慧玲;;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区域园区一体化路径选择——以甘肃省酒泉、嘉峪关市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9期
6 郁鹏;昝国江;;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11期
7 朱增顺;企业要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制定发展战略[J];山东冶金;1999年03期
8 林毅夫;潘士远;刘明兴;;技术选择、制度与经济发展[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9 张幼文;价值增值在国际贸易中的普遍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10 彼得·沃尔!澳,王耀中,肖筱娟;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J];国外财经;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中国经济转型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2 王伟;;论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许坚;;生态经济的界定[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蒋锦洪;张晓琴;;建立经济发展的人本价值评价指标[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张望月;;基于马克思《资本论》视角的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王洪春;;人口优生与经济发展[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王军;;健康、贫穷与经济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8 侯经川;黄祖辉;钱文荣;;比较优势与制度选择[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范朝敬;;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罗介均;成官文;魏荣荣;梁凌;韦文渊;徐珊;;柳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吕政;应用经济学理论:在服务实践中走向繁荣[N];人民日报;2008年
2 潘少军;环保影响经济发展吗?[N];中华建筑报;2006年
3 吴江;为何会有“环保影响经济”的说法?[N];福建日报;2006年
4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李跃华;经济发展中的幸福困局[N];解放日报;2011年
5 清 源;经济发展是一个文化过程[N];楚雄日报(汉);2005年
6 本报记者 夏云鹏;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之本[N];国际金融报;2000年
7 李义平;中国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N];光明日报;2005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义平;资源逼迫: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的杠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10 戴书华;人是经济发展价值本源[N];中国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D];西北大学;2002年
2 郎永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5年
3 罗静;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周寂沫;论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焦兴旺;大国经济及其战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赵春艳;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及转化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恒毅;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何志星;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传明;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鲁诚至;文化、制度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高金龙;论经济发展的文化底蕴[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建龙;产业转移与传统农区工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世州;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董剑;缪尔达尔经济思想评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彭鸿;武汉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让刚;县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丁立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经济形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485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8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