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和自稳定的市场神话——复杂科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历史检验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分类号】:F091.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富强;;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思维及其实践价值——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路线之比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蔡继明;王成伟;李亚鹏;;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从对峙走向融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许卓云;;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J];学术研究;2006年05期
4 郭广迪;;从萨缪尔森的评价看马克思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J];经济纵横;2008年04期
5 角田修一;刘洋;;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能性[J];东南学术;2006年03期
6 鲍金红;郭广迪;;现代西方经济学视野中的马克思经济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10期
7 索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3期
8 陈稻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一个现代阐释[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郭俊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0年11期
10 汤吉军;;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沉淀成本局限及其重构*——兼论马克思经济学的贡献[J];江汉论坛;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凤华;古家军;;诚信的产生、缺失和构建——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思考[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许崇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超越[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唐思文;;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新,,重视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崔兵;;纵向一体化: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前沿综述[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王璐;;有效需求问题探源:马克思和凯恩斯[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张衔;庄志晖;;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批评:一个理论述评[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杨文进;;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颜鹏飞;;关于中国特色的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若干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梁东黎;;若干重要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胡世祯;;不应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变成—个空壳——读《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一文的几点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赵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两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1年
2 贾根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从新古典经济学教条中解放出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张晓晶;美国次贷危机挑战新古典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胡乐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融入主流”:一种可疑的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金燕;经济学的历史性、现实性和民族性[N];光明日报;2007年
6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经济学说与当代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2003年
7 左大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朱柏铭;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冯颜利;刘国光获首届“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中国经济学的重建与改革流派[N];文汇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汉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批判[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高嵩;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3 张翼飞;城市内河生态系统服务的意愿价值评估[D];复旦大学;2008年
4 岳宏志;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武建奇;马克思的产权思想[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冬梅;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的当代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云芳;《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敬寿;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的现代意义[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4 张秋云;企业组织结构的马克思经济学分析及启示[D];河南大学;2001年
5 段迎晖;论经济学的人本精神[D];湘潭大学;2004年
6 林智;创新理论与政策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吴颖林;经济学人性假设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朱高鹏;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郭玲;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争议问题的认识与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翔;论“活劳动创造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88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8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