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诠释低碳工程科学原理的优秀著作——评《低碳经济的工程科学原理》一书
[Abstrac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化工系;
【分类号】:X19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碳交易与低碳经济的关系[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年03期
2 邓;潘家华;;澄清对低碳经济的几种误解[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02期
3 ;低碳经济研究产业论坛在嘉定区成功举办[J];上海节能;2010年07期
4 本刊编辑部;刘云佳;;低碳经济的思考与探索——“两会”后各方对于“一号提案”的见解[J];中国绿色画报;2010年04期
5 石大华;;低碳将是大势所趋[J];施工企业管理;2010年06期
6 黎桂宏;;倡导低碳生活 促进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对居民生活影响调查报告[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6期
7 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锭明;;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广西节能;2009年03期
8 杨志;;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复杂性[J];低碳世界;2011年01期
9 李秋芹;;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政策选择[J];创新科技;2010年06期
10 本刊编辑部;;发展低碳经济 态度决定一切[J];低碳世界;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穆岩;耿炜;;如何发展低碳经济[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梁耀;;“低碳北碚,绿色北碚”建设方式浅谈[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3 ;规划低碳新城启动区 推动低碳城区建设[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4 瞿肖怡;张志军;李莉;;科技引领低碳生活 全力打造低碳社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5 张怡萌;胡国成;;中国低碳发展之路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6 陈旭峰;孙智群;;低碳何以可能及何以可行?[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史晓霞;吴永常;;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8 樊靓;蒋惠琴;劳纯燕;鲍健强;;推进低碳发展 创建低碳城市[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林栋;;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吴永常;;低碳村镇:低碳经济的一个新概念[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婧婧;低碳生活,很时尚很环保[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2 记者 邱登科 实习生 邬鹏;广州两会最潮话题:“低碳经济”[N];民营经济报;2009年
3 记者 张朝辉;亚太低碳经济论坛——2009中国峰会在北京举行[N];保定日报;2009年
4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 杜飞轮;高碳能源如何发展低碳经济[N];中国财经报;2009年
5 章轲;气候组织:中国正成为低碳领域世界领跑者[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郑荣林;江西,乘上低碳经济“早班车”[N];江西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晶;技术利剑 破冰低碳[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云卿城;“低碳生活”,不是时尚是高尚[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记者 李志强;世界低碳大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N];南昌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葛静;世界低碳大会预计签约项目86个[N];南昌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纪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博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姜仁良;低碳经济视阈下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李军军;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兵;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刘峰;煤炭行业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模式及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欧阳澍;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与能源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何华;华南居住区绿地碳汇作用研究及其在全生命周期碳收支评价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娣;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永胜;低碳经济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贾东华;青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张召;低碳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的探索[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5 丁燕;低碳经济的发展与考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刘灿伟;我国低碳能源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健;基于LEAP模型的长春市城市客运交通低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皓炜;中美低碳经济与减排战略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秉男;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与政策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兰春庆;低碳经济的伦理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91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9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