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利益补偿论——基于转型期中国利益协调问题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5 04:08
【摘要】:利益受损是经济交换中的常见现象。利益受损可以分为由市场和政府原因导致的利益受损。利益受损是一种不等价过程,利益受损的是产权残缺。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利益补偿的内涵、分类、原则、资金来源、补偿途径,并对中国转型期的利益受损与补偿进行了分析。
[Abstract]:Damage to interest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economic exchange. Interest damage can be divided into market and government reasons caused by interest damage. The damage of interest is an unequal process, and the damage of interest is the incomplete property right.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sources of funds and ways of compensation of interest compensation, and analyzes the damage and compensation of interest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基金】:“选拔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项目”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资源环境产权效率与公平互动机制研究”资助。(项目编号:07BJL035)
【分类号】:F0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启明;产权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2 徐坚;转型期政治经济学教学理念的变革[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3 饶品样;耿亚新;;产权残缺与旅游用地的配置[J];生产力研究;2009年14期

4 丁俊华;冯平;;试论转型期寻租现象治理的困境与出路[J];甘肃农业;2006年10期

5 田维绪;;论当前我国可持续消费文化的建构[J];改革与战略;2008年07期

6 张峰;;产权残缺与利益公共补偿——基于市场与政府职能边界的理论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李传桐;转型期政府经济行为特征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韩玲梅;黄祖辉;;基于和谐社会的社会组织构建意义及作用空间——一种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理论导刊;2007年05期

9 陆勇;;政府行为下的微观主体产权残缺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3期

10 崔连翔;;浅析区域利益补偿[J];职业技术;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华中煜;;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严宇;;政府的伙伴:新型消费者协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薪宏 本报记者 高慧斌;郎咸平点评转型期企业发展战略[N];辽宁日报;2006年

2 本报评论员;走出转型期社会冲突困境[N];南方日报;2006年

3 蒋京议;转型期的二元结构与社会安全[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4 刘志彪邋郑江淮;经济转型与经济学教育模式变革[N];光明日报;2007年

5 李华芳;大家小书娱乐大众 经典著作魅力永存[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王燕坊;构筑经济转型的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陈豪;重视制度的经济功能[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苑媛;中外经济心理学之比较[N];光明日报;2006年

9 倪金节;邹恒甫不对的另一半[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腾;企业转型难借力[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平;中国转型期反腐介廉的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蒲国蓉;转型期政府经济职能的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黄威;中国转型期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朱玉明;转型期多重利益驱动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孙增武;公平物品的政府供给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邱爽;产权、创新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新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U,

本文编号:2493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93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d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