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解析、延拓与回应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 supply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good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ublic goods suppl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concern to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e supply efficiency of public goods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overall quantity and structure, but also on the quality of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Only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recognized by consumers and needed is efficient, which also reveals the principle of satisfaction, which is a basic criterion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goods supply. Therefore, the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public goods should turn to the value income of consumers and the specific feelings of consumers after their us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汶川地震灾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研究”(批准号:11YJC63025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973084) 四川省软科学课题(批准号:2011ZR0023)的资助
【分类号】:F062.6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爱学;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学锋;加落木洛;曲木依古;;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位分析——四川彝族聚居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徐士英;;“必需设备原理”在反垄断法中应用之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李艳花;刘青;;汉中市农业补贴政策的经济学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4 毛秋生;向华;熊元;;农业科研机构行为动因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5 何斌;左新荣;余涛;;中国职业体育竞赛市场的需求特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张辰;;论自然资源法在环境法中的凸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林云华;;排污权影子价格模型的分析及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8 刘娜;何继新;顾凯平;;企业到政府:关税对国际市场交易的博弈效应[J];北方经济;2009年16期
9 贾辉艳;;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与恰当选择[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智勇;王曼;;“黄牛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邹伟;段竞晖;鞠霓;饶晓亭;胡丽莉;张雪;罗邦民;;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3 徐红梅;;运用经济学中的选择理论提高反假货币工作效率[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七期[C];2008年
4 刘蓉;;环境政策的经济化趋向[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毕晨飞;;基于SCP框架的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组织发展及趋势探究[A];服务业发展与创新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诸大建;;探讨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及其政策意义——基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8 龚凯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破与立[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金岚;;由供需均衡理论看住宅市场的发展——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伟;郑燕飞;;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有举报行为的政企博弈分析[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海平;寻求有效率的惩罚[D];北京大学;2008年
2 刘丽芳;外资在华并购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潘振锋;资源视角的铁路产业竞争壁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福强;重整制度营业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边学芳;快速城市化阶段农地转用价格扭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于洋;基于保险精算原理的政策性作物保险定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克竞;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8 赵国玲;农户住房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徐崇波;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利群;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晖;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李建涛;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李芳;废旧汽车回收物流中零部件再利用的收益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张锦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0年
5 姜谓;建平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白雪;世界油船订单量的波动及其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传成;我国冷藏箱制造行业技术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谢婉莹;吉林省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9 谭文邦;现代组织视域下的村民自治组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根命;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飞;;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指标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唐任伍,唐天伟;政府效率的特殊性及其测度指标的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吴江;;国外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特点[J];小康;2007年07期
4 汪红驹;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J];财经研究;1996年07期
5 丛树海,周炜,于宁;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6 陆庆平;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J];财政研究;2003年04期
7 郭俊华;;英国政府综合绩效评估的经验及其启示[J];当代财经;2007年09期
8 胡税根;金玲玲;;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法制化问题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01期
9 王雁红;英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特点分析[J];管理现代化;2005年04期
10 陈振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端计;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研究[J];天中学刊;2004年03期
2 彭斌,陈端计;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胡义刚,王阳艳;增大有效供给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J];天中学刊;2002年03期
4 褚恒庆;;略论市场有效供给[J];江苏商论;1989年06期
5 胡义刚;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6 周文;;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J];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10期
7 韩艳芳;;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发展与制度创新[J];辽宁经济;2006年07期
8 刘诗白;论增大有效供给[J];经济学家;2000年01期
9 任广乾;王昌明;;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模式及影响分析[J];发展;2006年11期
10 韩晶,蓝庆新;论有效供给[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魏建;;两种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中国农村的发展[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2 周勇;;收入与社会捐助型公共产品供给[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秀华;;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合作——以山东省新泰市平安协会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学军;;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性障碍及其矫正——基于政府“经济人”特征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许彬;;蒂布特模型与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惠宁利;吴英洪;;研究所,你将如何实现“财富增值”[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涂锦;王成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的效率评价[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8 杨越;;2008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樊继达;探索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多样化[N];新华日报;2009年
2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樊继达;重构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激励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3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郑晓燕;我国公共产品生产可借鉴PFI体制[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王维平;以公共政策创新保证公共产品供给[N];人民日报;2003年
5 王超;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N];徐州日报;2006年
6 黄桂田;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转轨实践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5年
7 王鸣;经济学研究应面向改革发展实践[N];人民日报;2007年
8 李跃;刺激有效需求要有新思路[N];经济日报;2000年
9 巩峤;也说“中国经济学家”[N];青岛日报;2005年
10 刘小川;引导私人资本经营公共产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席恒;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李六;社会资本:形成机制与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俊峰;我国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模式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井雨霞;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能力和效率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刘志琳;我国地方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朱柏铭;纯公共产品性价比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5 贺少军;乡镇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赵婕;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黄登春;供给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邱杰恺;公共危机下的公共产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廖嵘;从公共产品的供给看政府职能的转变[D];重庆大学;2005年
10 王丽;样本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及其在宏观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94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9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