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与灰色理论的额济纳绿洲稳定性综合评价
[Abstract]:It is the basic goal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arid area to str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asis in the direction of stability and order. This study takes Ejina oasi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s the oasis system into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ubsystem, social economy subsystem and natural disaster subsystem, applies rough set and grey theory to establish oasis s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oasis stability from 1990 to 20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he research period,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indexe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Ejina oasis are the depth of groundwater level,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runoff of Langxin Mountain. (2)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if the theoretical division is divided into 2004 as the boundary, the oasis stability fluctuates obviously from 1990 to 2004, and the oasis stability shows a steady and slightly upward trend from 2005 to 2008. If the Heihe River water is divided into 2000 years as the boundary, the oasis stability index value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1990 to 2000, but increases obviously from 2001 to 2008. (3) Oasis stability is a multi-factor complex, and the quality of a single index can only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oasis in a certain wa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样带调查”(编号:91025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培育项目:“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蒸散耗水特征与生态需水试验研究”(编号:40725001)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黑河下游生态水需求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额济纳三角洲河道渗漏机理及动态模拟”(编号:91025024)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基于粗糙集的西部地区旅游目的地信息共享研究——以甘肃省为例”(编号:SKQNYB11039)
【分类号】:X19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德林,陈正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绿洲经济-生态系统──以玛纳斯绿洲为例[J];地理学报;1994年04期
2 潘晓玲;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1年04期
3 王永兴,张小雷,阚耀平;绿洲地域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9年01期
4 黄培yP;绿洲的界外区与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年02期
5 段汉明;苏敏;周晓辉;;银川平原绿洲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6 毋兆鹏;;中国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审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10期
7 苏永红,冯起,吕世华,张艳武,司建华;额济纳生态环境退化及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04年02期
8 刘恒,钟华平,顾颖;西北干旱内陆河区水资源利用与绿洲演变规律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盆地为例[J];水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9 曹宇,肖笃宁,欧阳华,陈高;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演化驱动因子分析[J];生态学报;2004年09期
10 周跃志,潘晓玲,何伦志;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远东;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与绿洲稳定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素艳;绿洲生态稳定性预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婷;李承鹏;;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离散化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蔡莉;胡学钢;;一种基于粗集的决策表求核算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周玉华;李景杰;;不完备决策表的一种属性约简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杨萍,万上海,陈耿;一种基于可变支持度的缺省规则挖掘算法[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孙全玲;基于粗集和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孙虹;方敏;;基于Rough集和RBF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孙虹;;粗糙集神经网络系统在车牌字符识别中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常玉光;佟艳;;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9 汤梦玲;张玉菊;;植物生境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0 刘延国;彭培好;陈文德;王玉宽;;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植被景观格局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危前进;董荣胜;孟瑜;崔更申;;基于粗糙集的机械装配知识发现方法[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Fuzziness in Covering Generalized Rough Sets[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雄;党生;;基于Rough集理论的战场侦察情报处理[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陈楚湘;沈建京;陈冰;尚长兴;王运成;;运用粗糙集理论建立中老年肺炎中医症候诊断标准[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龚锦红;杨辉;衷路生;;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的Rough集案例推理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Influence Diagram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The Prediction of Soil Moisture Based on Rough Set-Neural Network Model[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陈楚湘;沈建京;陈冰;尚长兴;王运成;;运用粗糙集理论和Apriori算法建立中医症候诊断标准[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9 贾修一;张亚兵;陈家骏;商琳;;基于粗糙集方法的共指消解[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10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卞正富;瓦哈甫·哈力克;;且末绿洲生态安全与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志伟;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姜延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谭映宇;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苏煜;基于SCF范式的在线P300脑机接口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郭戈;数字视频语义信息提取与分析[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8 胡文英;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温世亿;膨胀土渠坡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黄正行;临床过程分析与优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浩锋;新疆包尔图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岳海亮;信息论在粗糙集连续属性离散化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冬;基于全矢谱的智能诊断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昕哲;关系邻域系统的属性约简[D];郑州大学;2010年
5 刘琪;正态云模型模糊推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冯为军;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挖掘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白喜朋;基于作业的钢铁企业成本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莹;不一致决策表的属性约简与规则获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房士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慧;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克坚,彭补拙,濮励杰;干旱区绿洲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2 陈东景,徐中民;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3 娄安如,张新时;新疆天山中段植被分布规律的初步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4 黄盛璋;;研究绿洲、建设绿洲,在中国首先创建世界科学——绿洲学[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03期
5 阎顺国,沈禹颖,朱兴运,赵银,张和平,柴来智,郇庚年;河西走廊盐化草甸植被分布演替与土壤水盐的关系[J];草业学报;1994年03期
6 贺达汉,李春光,沈禹颖,朱兴运;河西内陆盐渍化草地植物-环境系统的数值模拟[J];草业学报;1998年02期
7 周劲松;绿洲系统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方向——以高台绿洲为例[J];地理科学;1996年01期
8 韩德林;中国绿洲研究之进展[J];地理科学;1999年04期
9 苏培玺,张小军,刘新民;荒漠绿洲PRED系统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2001年06期
10 李森,李凡,孙武,李保生;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韦如意;绿洲稳定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昌毓;走进绿洲看胡杨[J];科学大众(中学版);2003年09期
2 龚家栋,董光荣,李森,高尚玉,肖洪浪,申建友;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环境退化及综合治理[J];中国沙漠;1998年01期
3 刘敏,甘枝茂;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沙漠;2004年02期
4 李森,李凡,孙武,李保生;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04年01期
5 段彩莲,张武文;用SD模型对额济纳绿洲进行水土资源平衡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6 孙洪祥,王林和,田永祯;额济纳绿洲生态系统的演变与整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7 王志功,朱长青,刘国玲;额济纳绿洲生态系统恢复初探[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年01期
8 罗芳,肖洪浪,齐善忠,李守中;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现状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1期
9 蓝登明,吴丽芝,杨明远,秦月明;额济纳绿洲新疆杨硬枝扦插技术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10 钟华平,刘恒,王义,托娅,耿雷华,颜志俊;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与水资源的关系[J];水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玉良;赵光宙;;粗糙集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碧森;姚宇;;粗SVM理论及其在税收预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杨斌;闫桦;;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农业水价承受能力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江华;潘丰;;基于蚁群算法的粗糙集知识约简[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盛立;刘希玉;高明;;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挖掘算法研究[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5年
6 朱江华;潘丰;;基于蚁群算法的粗糙集知识约简[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05年
7 田库;王俊松;刘玉敏;刘玉亮;李建国;;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神经网络优化设计及网络拥赛控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王刚;张志禹;;数据融合中粗糙集的应用技术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辉;钱宗才;屈景辉;刘敬华;;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知识获取研究及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张鹏;崔文利;;基于粗糙集与BP网络的民航飞机故障诊断研究[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宏章 通讯员 李成云;额济纳绿洲焕发勃勃生机[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宏;额济纳绿洲面临消失险境[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王珍;《何处是家园》 额济纳生态移民悲喜录[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包秀文;59万亩额济纳绿洲喝上了黑河水[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李宝进;黑河纷争:大漠中永远的痛[N];工人日报;2000年
6 蒋志臻;“草原之子”陈瑞清与他的31件提案[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智 通讯员 梁宪生;零的突破[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8 李宏;黑河复活[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新华社记者 姜在忠 殷耀 柴海亮;黑河分水:救了胡杨林[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李春明;绿洲复兴额济纳[N];中国水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晨;过程控制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及其智能控制策略探讨[D];浙江大学;2005年
2 张勇;粗糙集—神经网络智能系统在浮选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刘永阔;核动力装置故障诊断智能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邱道宏;括苍山高速公路隧道岩爆非线性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吴正江;L模糊粗糙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许琦;粗糙集理论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上应用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7 张远东;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与绿洲稳定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8 陈万里;基于商空间理论和粗糙集理论的粒计算模型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9 郝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韦如意;绿洲稳定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青枝;基于粗糙集的专家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张腾飞;基于粗糙集和RBF网络的动态建模方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 陈鑫影;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约简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吴习宇;粗糙集理论在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发现中的应用[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黄文涛;在数据挖掘中概念格的理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6 代文征;基于粗糙集的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朋;基于Multi-agent的虚拟企业集成关键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8 姜林;基于Rough Set模型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芳;粗糙集理论在启动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梁美莲;不完备信息系统中数据挖掘的粗糙集方法[D];广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2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2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