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产结构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演化路径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乐明;刘刚;;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学诸流派的沟通——以演化经济学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12期
2 孟捷;;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J];开放时代;2011年10期
3 贾根良;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一)[J];南开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4 贾根良;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二)[J];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01期
5 杜曙光;刘刚;;“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基础再发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孟捷;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7 谢富胜;李安;朱安东;;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1975—2008年美国经济的利润率[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8 孟捷;;新自由主义积累体制的矛盾与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J];学术月刊;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煌,周琳;关于分工的经济学:历史回顾与近期发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2 魏婕;任保平;;西方经济学报酬递增理论的新发展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殷德生;;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的研究进展[J];当代财经;2006年03期
4 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兼答高峰教授[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5 许光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由来及其假说体系[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6 鲁保林;赵磊;林浦;;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本质与表象[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7 蔡万焕;;危机后资本主义金融化模式是否结束[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8 张忠胜;;商品价值量决定与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基于价值转形视角的新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9 肖磊;赵磊;;长期经济波动理论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10 邓强;;异质型人力资本报酬递增本质——兼与丁栋虹教授商榷[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晓君;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日波;报酬递增思想何以中断[D];浙江大学;2012年
5 张红芳;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D];西北大学;2001年
6 胡永远;替代效应下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姚志坚;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张哲;西北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区域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杜金沛;高新技术经济发展:技术、制度与资本的耦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苗齐;中国种植业区域分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强;经济转轨后中国出口价格贸易条件演化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凯;基于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城市群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魏国强;入世后中国电信产业监管和竞争规则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崔立华;外部经济与农村工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D];河南大学;2002年
5 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刘苏拉;网络效应,,贸易与福利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7 施明娟;论新经济与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D];浙江大学;2003年
8 丁静;瑞安利用比较竞争优势提升产业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关波;论区域经济增长中无形要素的作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燕波;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捷,杨志;技术创新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2 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兼答高峰教授[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3 大卫·科茨;;目前金融和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体制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4 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5 罗伯特·布伦纳;孙宗伟;许建康;;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与1973年以来的美国经济史(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2期
6 罗伯特·布伦纳;孙宗伟;许建康;;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与1973年以来的美国经济史(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3期
7 大卫·科茨;孙来斌;李轶;;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11期
8 裘白莲;刘仁营;;资本积累的金融化[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9期
9 孟捷;;关于市场价值的若干概念问题——一个补论[J];海派经济学;2005年01期
10 谢富胜;;企业网络:激进学者的分析范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俊文;社会存在本体论[D];黑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晓虹;广东省经济周期的分析对比[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2 薛吴健,张文科;经济周期的热力循环方法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3 严忠,刘亚琴;对中国现阶段所处经济周期的认识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4 袁阡佑;论产业发展对经济周期的作用[J];商业时代;2005年18期
5 薛敬孝,张琦;论战争对美国经济周期的影响[J];经济评论;2005年01期
6 余佩琨,雷宗怀;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周期的相关性研究[J];技术经济;2005年03期
7 梁捷;;经济周期:回归古典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2期
8 胡秀俊;孔祥海;;解读中国的经济周期[J];商场现代化;2006年19期
9 汤铎铎;;误区、困难和展望——理解中国的经济周期[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刘杰;;浅谈应对经济周期的策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关权;王汉儒;;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演化的经济学分析——对次贷危机的另一种解释[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2 李秉文;王伟;;我国的经济周期性调控与兰州经济发展[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尚维;杨晓光;徐山鹰;张s
本文编号:2545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4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