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网络生成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分析
【作者单位】: 山东轻工业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L0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AZH042)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2CJJJ18)
【分类号】:F0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铂;吉晓莉;;产业集群的创新特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2期
2 伍雄辉;“知识资本”的产权界定与效率[J];经济师;2003年08期
3 赵国庆,杨健;知识经济形态测度指标研究[J];教学与研究;1998年12期
4 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10期
5 郑健壮,吴晓波;论传统产业集群知识转移途径[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6期
6 周红梅;;论显性主动知识溢出的社会影响因子[J];情报杂志;2007年11期
7 本刊编辑部 ,金伯杨;“知识世纪”向我们走来[J];南风窗;1997年03期
8 柳树滋;关于发展知识经济的若干问题[J];新东方;1998年04期
9 陈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我们的启示[J];经济论坛;2002年06期
10 王劲松;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J];经济学动态;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和金生;王彦博;;创新中知识增长激励的推演[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新经济的三种解释[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樊纲(经济学家);历史告诉现实:开放是强国之路[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勇坚;知识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淮建军;知识扩散的网络效应[D];西北大学;2001年
2 肖景;论社会组织的知识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建军;知识创新与后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4 刘建军;知识创新与后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5 杨凤敏;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5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4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