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会议折射未来国际气候关系趋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奉安;;解读“巴厘岛路线图”[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年02期
2 杞人;;气候在变暖,气候谈判却在变冷[J];生态经济;2009年08期
3 布赖恩·沃什;;气候路线图:谁是赢家?谁是输家?[J];环境经济;2008年01期
4 双华斌;;哥本哈根 只是救赎的起点[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年12期
5 武德俊;;哥本哈根:在焦虑与期待中迫近[J];节能与环保;2009年08期
6 柯金良;;气候变化公约议定书具体案文的南北斗争[J];环境;1997年04期
7 邹骥;王克;傅莎;;从哥本哈根到墨西哥城:国际气候谈判评价与反思[J];环境经济;2010年Z1期
8 张九桓;;哥本哈根,在失望边缘收获希望[J];中国中小企业;2010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坎昆:坎坷的驿站[J];太阳能;2010年12期
10 杞忧;;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在曼谷启动[J];生态经济;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志远;郑明辉;;浅谈发展中国家在履约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叶汝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环境保护[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于宏源;蒋晓燕;;全球环境治理的两重性与“中国环境威胁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综述[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5 那力;;WTO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6 于游;;入世后我国环境与贸易法律问题的探讨[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7 俞昶兴;;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开发[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媛;朱显梅;陈铁楠;;清洁发展机制(CDM)意义及发展现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9 江涛;蒲林;余红艳;;用新型治污工艺取代传统治污工艺是发展中国家治理水污染的必由之路[A];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论文集(续集)[C];2003年
10 潘家华;孙翠华;孙国顺;;IPCC减缓气候变化第4次经济评估报告结论的科学争议与政治解读[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宿景祥;科学解决气候问题[N];人民日报;2007年
2 任海军邋林小春;全球关注“巴厘岛路线图”[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王湘江;凝聚政治意愿 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4 布赖恩·沃什邋(Bryan Walsh);巴厘岛大会:谁赢谁输[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朱广菁;巴厘岛 各方热议“路线图”[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管清友;南北信任缺失 全球减排难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巢清尘;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绘制“巴厘路线图”[N];中国气象报;2007年
8 早报环境事务记者 周晶璐邋早报记者 马毅达;潘基文着急:拿不出路线图辜负全世界[N];东方早报;2007年
9 徐鹏;巴厘岛气候会议上的博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于青;我代表强调共同寻找可行方案[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显静;生态政治[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2 陈宏;美国与全球环境制度建设[D];外交学院;2008年
3 王前军;对话与合作: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立和;绿色贸易论—中国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刘林奇;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林云华;国际气候合作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雪梅;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李建华;碳汇林的交易机制、监测及成本价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白嵘;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理论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冰冰;论南北环境正义问题[D];青岛大学;2007年
2 吴晓蓉;国际资源环境公正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倩;国际气候制度中的国际环境合作[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庄菁;联合国与全球环境发展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08年
5 郝玉凤;清洁发展机制在风力发电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6 兰卓;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7 于霄;跨国力量视角下的发展中国家与本土NGOs的互动关系:环境领域的一种考察[D];浙江大学;2008年
8 徐文文;论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康文华;清洁发展机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孙一鸣;论冷战后中美在全球环境领域的机制化互动[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9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5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