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资对全球气候保护影响的模拟分析
【图文】:
从全球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看。模拟得到,在分别基于 LRICES - RD 模型和 LRICES 模型的 BAU 情景下,全球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如图 1 所示。分析得到,在 LRICES 模型下,全球的碳排放量呈现 持 续 上 升 的 趋 势,2100 年 全 球 将 排 放19. 34GtC; 而在 LRICES - RD 模型下,全球的碳排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反弹的“倒 S”趋势,2100 年全球的碳排放量约为 6. 40GtC,低于基准年份( 2004年) 的排放量,同时比 LRICES 模型下 2100 年的排放量下降约 67%。进一步分析 LRICES - RD 模型下的全球排放的“倒 S”趋势
这与本文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但是,他们的研究时间跨度仅截至 2050 年,因此 2050 年后的排放趋势并不明确。从图 2,我们发现,各国在越过碳排放高峰后,均将呈现一段排放量持续下降的时间,但又均在 2070 年后出现排放量略微反弹的趋势,其原因与前文所述的全球排放量反弹的原因一致。综合比较各国的排放高峰发现,发达国家到达碳排放高峰的时间整体较发展中国家早,其中美国是所研究的 6 个国家( 地区) 中最早达到排放高峰的国家,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累积知识资本存量位列所有国家首位
从该减排方案对各国产生的经济影响分析,计算得到,各国为减排所支付的至 2050 年的累积GDP 损失分别如图 3 所示。 分析可知,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前苏联地区在减排情景下的累积GDP 比不采取减排的基准情景均有所降低,其中以美国的减排 GDP 损失最大,约为 1. 23% ; 而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累积 GDP 比基准情景略有上升,增幅分别为 0. 04% 和 0. 07% 。简言之,在改进的减排方案下,发达国家,特别是历史排放量大的发达国家,需要为减排支付更多的经济成本,而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在未来的减排行动中略微收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铮;朱永彬;刘昌新;马晓哲;;最优增长路径下的中国碳排放估计[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2 王铮;朱潜挺;吴静;;不确定性下的中国减排方案寻优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3期
3 王铮;蒋轶红;吴静;郑一萍;黎华群;;技术进步作用下中国CO_2减排的可能性[J];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4 王铮;吴静;李刚强;张焕波;王丽娟;;国际参与下的全球气候保护策略可行性模拟[J];生态学报;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铮;;气候保护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模拟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11期
2 李志青;社会资本、技术扩散与可持续发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王铮;刘晓;朱永彬;黄蕊;;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趋势估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1期
4 吴静;王铮;朱潜挺;;国际气候保护方案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6期
5 黄蕊;王铮;朱永彬;马晓哲;刘晓;刘昌新;;上海、北京和天津碳排放的比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年02期
6 黄蕊;王铮;;长三角地区城市平稳增长下能源碳排放需求估计[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7期
7 朱潜挺;吴静;王铮;;基于自主体的全球碳交易模拟[J];地理研究;2012年09期
8 ;Impact of technology advances on China's CO_2 emission reductio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19期
9 吴静;王铮;;认识全球减排方案的核心问题[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3期
10 李瑾;;气候变化政策中的技术变迁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3 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张九天;能源技术变迁的复杂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庞丽;经济增长中能源政策的计算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何琼;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若干理论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李瑾;环境政策对技术变迁的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朱永彬;排放控制目标下我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减排路径与碳排放趋势研究及模拟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宁;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丽丽,王铮,刘扬;中国经济受CO_2减排率影响的不确定性CGE模拟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1期
2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3 姜克隽;胡秀莲;刘强;庄幸;;2050低碳经济情景预测[J];环境保护;2009年24期
4 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张志强;;2050年大气CO_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8期
5 吴兵,王铮;中国各省区人力资本测算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4期
6 丁仲礼;傅伯杰;韩兴国;葛全胜;郭正堂;王毅;樊杰;黄耀;于贵瑞;蔡祖聪;史学正;顾行发;;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群简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01期
7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朱松丽;;中国2050年的能源需求与CO_2排放情景[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年05期
8 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王明星;关于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3期
10 王铮,胡倩立,郑一萍,康淞万;气候保护支出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模拟[J];生态学报;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艳;梁帆;;气候公平原则与国际气候制度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6期
2 郝丽娟;;T
本文编号:2796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79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