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主要产业转移理论比较与评析
【文章目录】:
一、国外主要产业转移理论
1. 基于集聚的产业转移理论
2. 基于劳动力流动的产业转移理论
二、国内主要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三、国内外主要产业转移理论评析
1. 国外主要产业转移理论评析
2. 国内主要产业转移理论评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俐俐;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品慧;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刘紫姣;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性经济效益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徐立;产业集群嬗变动力与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年06期
2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3 史耀媛,张秀君;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8期
5 石奇;集成经济原理与产业转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6 赵张耀,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7 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及变化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5期
8 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及变化趋势——对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J];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03期
9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10 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晓明;;劳动者技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再分配[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2 严维石;;跨专业流动中人力资本投资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3 王珏;;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性问题[J];前线;1993年10期
4 张一德;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与合理流动[J];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06期
5 蒋一苇;;关于劳动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经济管理;1987年09期
6 李锋,赵曙东,安礼伟;集聚经济、商务成本与FDI的流入:理论分析与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验证据[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7 张明如;;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郭文杰;;国外学者关于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综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郭文杰;余茹;;二元经济、城市化与结构转换:一个文献综述[J];南大商学评论;2007年02期
10 余蕾;;西方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济理论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2 邹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09年
3 刘寒波;要素流动下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空间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4 何琼;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若干理论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谢里;制度安排与产业集聚: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薇;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2 仝玲;地区间所得税税负差异与生产要素流动的相关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刘婷婷;基于要素流动的公共服务供给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4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88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