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1-01-31 07:32
经济学专业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缺乏完善的整体设计和规划,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需要得到提升,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建立,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尚未构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应对策略。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20,7(4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
(一) 改革以来国家由弱到强的发展奇迹为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政元素
(二) 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为经济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 多元化的实现方式为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手段
二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整体设计和规划
(二) 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需要得到提升
(三)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建立
(四)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尚未构建
三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应对策略
(一) 以高校、学院和教师三级责任体系为主导推动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和规划
(二) 努力提升经济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三) 推动形成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四) 着力构建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述评与发展趋势[J]. 孙亚南,王晓策,张月. 教育现代化. 2019(94)
[2]“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 杨守金,夏家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5)
[3]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 韩宪洲.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4]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以《国际经济学》为例[J]. 卢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07)
[5]“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千惠. 教育现代化. 2019(08)
[6]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高燕. 中国高等教育. 2017(Z3)
本文编号:3010453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20,7(4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
(一) 改革以来国家由弱到强的发展奇迹为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政元素
(二) 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为经济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 多元化的实现方式为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手段
二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整体设计和规划
(二) 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需要得到提升
(三)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建立
(四)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尚未构建
三 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应对策略
(一) 以高校、学院和教师三级责任体系为主导推动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和规划
(二) 努力提升经济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三) 推动形成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四) 着力构建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述评与发展趋势[J]. 孙亚南,王晓策,张月. 教育现代化. 2019(94)
[2]“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 杨守金,夏家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5)
[3]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 韩宪洲.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4]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以《国际经济学》为例[J]. 卢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07)
[5]“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千惠. 教育现代化. 2019(08)
[6]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高燕. 中国高等教育. 2017(Z3)
本文编号:3010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01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