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绿色减贫指数特点及分析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绿色减贫指数特点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借鉴人类发展指数、绿色增长测度指标体系和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方法的基础上,将绿色发展与减贫融为一体构建度量绿色减贫的新方法,即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绿色减贫指数,对贵州省绿色减贫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贵州省绿色减贫指数在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处于中下水平,其涉及的三个片区绿色减贫指数在11个片区中排名最后;贵州省扶贫开发在绿色成效上的表现优于减贫成效,其绿色减贫指数四个一级指标的表现在空间分布上呈东北部和东部高于东南部和西部的特点。贵州扶贫要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和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等途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区域联动协调,并将绿色减贫纳入到贵州省贫困县考核机制。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省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绿色减贫 绿色减贫指数 生态文明 反贫困
【分类号】:X196;F126
【正文快照】: 1课题组主持人:叶韬:贵州省扶贫办主任,黄承伟: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张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成员:贵州省扶贫办政法处罗颖旭、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赵佳博士、英国米德萨斯大学博士研究生叶青、北京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学敏,史培军;生态建设产业化──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季曦;王小林;;碳金融创新与“低碳扶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1期
3 李晓浩;刘正华;;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简介[J];台湾海峡;2012年02期
4 佟玉权,龙花楼;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2期
5 邹波;刘学敏;王沁;;关注绿色贫困:贫困问题研究新视角[J];中国发展;2012年04期
6 李晓西;刘一萌;宋涛;;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2 张怀山;乔国华;王春梅;张茜;;西北荒漠绿洲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3 刘晓琼;刘彦随;;大型能源开发前后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4 徐秋云,王生林;渭源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樊杰;王强;周侃;陈东;;我国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初探[J];城市规划;2013年05期
6 王强;周侃;洪辉;;贫困地区电力消费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7 孙永珍;高春雨;;新时期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理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6期
8 张怀山;乔国华;王春梅;张茜;;西北荒漠绿洲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6期
9 季丽;孙春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区比较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冯芸;陈幼芳;;西南少数民族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及实施对策——以云南怒江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海红;;中国藏区脱贫与生态保护政策的联动性探讨[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玉芬;山区型采煤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服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李虹;中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贫困与生态资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汪中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崔吉峰;能源传输模式多维临界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文琦;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转型发展态势与优化战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谭鑫;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卢艳丽;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东红;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2 戚欢月;敦煌荒漠化地区建筑形态的再发展[D];清华大学;2004年
3 赵星;贵阳市乌当区生态[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旺舟;不发达内陆边境地域经济成长路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有权;湖南省桂东县生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杜阿朋;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文功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7 唐冲;尚义县生态建设及其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荣金凤;欠发达地区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评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哲;生态贫困实证分析及生态型反贫困的路径选择[D];兰州大学;2007年
10 秦小东;沙漠化地区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培军,周武光;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龙花楼,李秀彬;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拟及其对策[J];地理研究;2001年06期
3 高波;;贵州生态建设中的绿色贫困探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4 王谋;潘家华;陈洪波;朱仙丽;庄贵阳;Jφrgen Fenhann;段茂盛;周胜;姜海凤;;规划方案下CDM(PCDM)实施问题及前景[J];经济地理;2010年02期
5 陈玉光,崔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研究(上)[J];开发研究;1995年04期
6 姚善策;民族山区持贫人口的特征及扶贫攻坚的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1995年02期
7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年01期
8 张艳;漆雁斌;贾阳;;低碳农业与碳金融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6期
9 张善余;论人口合理再分布是山区脱贫开发的战略性措施[J];人口与经济;1995年03期
10 赵跃龙,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J];人文地理;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波 徐霖 崔剑;[N];学习时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麻建学;甘肃省生态贫困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仕峰;钱乐祥;王瑾;;基于陆地卫星TM/ETM+改进的温湿指数及其对不透水表面的响应[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02期
2 王淑鑫;徐小荷;;岩石三种破碎功指数相关性的研究[J];金属矿山;1989年03期
3 董绍军;;你读懂天气指数了吗[J];家庭科技;2013年01期
4 吴艳萍;刘春玲;潘花珍;;基于广告和时尚指数双重影响下的时装需求分析[J];服饰导刊;2012年02期
5 程凯;;环境保护与指数期货[J];北方经济;2006年18期
6 Krishna;V.Mayenkar;付娴;;结疤或水腐蚀趋势的快速测定[J];纯碱工业;1984年05期
7 张俊龙;;柯桥指数:持续升级的风向标[J];纺织服装周刊;2014年03期
8 张玉林,肖玉锦;R指数的提出及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7年04期
9 哈利;;出门之前,“指数”先行[J];现代保健;2007年10期
10 周本省;介绍一种新的水质判断指数──Puckorius指数[J];化工给排水设计;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五章 2002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 第二节 2002年中国现代化指数[A];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C];2005年
2 马妍;何苗;邢星;金晶;何钦成;;H指数与类H指数应用于优秀科技人才遴选的可行性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陆钟武;王鹤鸣;岳强;;脱钩指数的理论研究——及脱钩曲线图和国家级实例[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大会报告)[C];2010年
4 周海春;;中国营养产业指数构建思路[A];第二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文集[C];2005年
5 李易凡;孟敬芝;;寿险市场与证券指数相关性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寿险市场的实证分析[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6 高娅娜;;商业发达指数及吸引力指数的计算与应用[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陈建明;章丽君;崔明娟;祝佳;;证券指数频率分布分析方法[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8 徐涛;应益荣;;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及风险控制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袁雪丽;卓志鹏;王俊;刘小立;吕美霞;徐健;;深圳市成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3年第3期[C];2013年
10 李玉芳;冯小燕;;体重指数、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康平;沪深300指数:收益和风险特征优于整体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任荃;气象指数走近百姓生活[N];文汇报;2003年
3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程梁 彭澎;幸福指数走上前台[N];河南日报;2006年
4 刘加莹;小商品交易还需义乌指数细化指导[N];中国商报;2006年
5 邓盛平 邵华 陈志诚;构建城镇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N];中国信息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韩如冰;指数基金成长期待指数先行[N];证券时报;2006年
7 孔维纯;沪深300指数基金大“扩军”[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杨京英邋杨红军;我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年均增速居世界前列[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贾伟;沪深300风格指数发布[N];经济日报;2008年
10 谢诚;沪深300风格指数系列今日发布[N];证券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鹏;现代指数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赵勇;中国指数基金绩效与风险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潘娜;波动指数:理论、方法和在我国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俭富;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指数跟踪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章飙;中国股票指数期货:标的指数与合约设计[D];厦门大学;2001年
6 刁一娜;中纬度负指数环流与阻塞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郭洪伟;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8 郭红领;中国房地产信心指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戴鑫烽;种群密度调控指数沿盐度和水分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彭艳;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媛厂;指数跟踪的模型方法和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2 朱玲芳;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波动特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邹洪伟;投资景气指数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2年
4 张文;指数复制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春阳;中国货币条件指数构建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王慧敏;构建中国金融条件指数[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秦炳旺;我国经济型酒店景气指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孟爱兰;我国指数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尹元生;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10 郑恺;我国开放型指数基金的投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绿色减贫指数特点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8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