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基
发布时间:2017-06-26 02:20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制度内涵和现实价值:哈耶克批判的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哈耶克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可行性大论战的主将之一,是坚决否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代表人物,对他这方面的思想做出批判反思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哈耶克否定计划经济的学术路径是以无知论为哲学基础,否定计划经济的国家干预经济;以经济核算为标准,抨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造成浪费;以自生自发秩序为手段,否定计划经济的所谓人为设计的秩序基础,确立市场经济的合法性地位。在这些理论中有正确的预见,也有时代局限和意识形态偏见所造成的一些误读,国内学术界越来越坚持客观分析的立场和批判扬弃的精神,对其中正确的预见给予充分肯定,对那些误读的部分开展理性批判。 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集中梳理和分析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批判的主要理论观点,坚持以客观分析的立场和批判扬弃的精神来看待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真理,修正谬误,对哈耶克所做的批判予以学理回应;同时,尝试揭示哈耶克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及其体现的原教旨主义精神,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有益警示。 第二章梳理自马克思到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计划经济探索历程,从理论产生、体制形成到最早模式定型的过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国家理论和再生产理论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三大理论基石,通过对这三大理论的深入分析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制度内涵,是回应当今世界一度广为流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有力视域。 第三章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为例,梳理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市场化发展道路的独特历程,清楚看到因计划和市场关系处理不当所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从而向世人昭示:虽然中国现阶段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绝不等于说中国就是走了哈耶克所设计的道路,而是从中国独特国情出发的独立探索,其深刻理论意义正在于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新估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089;F04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一、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批判的批判反思10-20
- (一) 哈耶克否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观点10-15
- (二) 对哈耶克批判的反思15-20
-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内涵20-30
- (一)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20-26
- (二)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制度内涵26-30
-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现实价值30-38
- (一)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彰显计划经济的独特价值30-33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标识计划经济的当代在场33-36
- (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表明计划经济是化解危机的有效良方36-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元军;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终结[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08期
2 肖炳兰;论哈耶克对计划经济存在基础的消解[J];经济评论;2000年04期
3 道格拉斯·C·诺斯,李飞;论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年06期
4 滕世华;索罗斯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批判与开放社会思想[J];理论学习;2002年09期
5 邓以新;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辩证思考[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制度内涵和现实价值:哈耶克批判的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8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