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贸易增长、国际生产分割与CO2排放核算:产业vs.产品

发布时间:2017-07-20 11:02

  本文关键词:贸易增长、国际生产分割与CO2排放核算:产业vs.产品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分割 投入产出表 结构分解模型 排放强度 产业政策


【摘要】:国际生产分割影响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之前研究集中在讨论产业部门的效应,本文从产品"蕴含"(embodied)污染的角度进行分析。依据最新可获得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考虑加工贸易,利用改进的结构分解模型(SDA),本文研究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出口的迅猛增长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排放(剔除加工贸易的影响);其次,排放强度的大幅度降低有效地缓解了环境压力,但生产技术变化的方向、最终消费的高速增长使得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从产品"蕴含"污染的角度,建筑业的扩张对CO2排放影响明显,2002年至2007年间对该产品的消费贡献了28%的CO2排放增幅。因此,应加强技术进步的减排作用,诸如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等。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生产分割 投入产出表 结构分解模型 排放强度 产业政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5105,71103066) 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2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资助(2013YQ01)
【分类号】:X196;F752.7
【正文快照】: 1引言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挑战。Stern[1]估计了及时采取措施所能带来的全球性的福利以及任其发展所带来的可能的灾难;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报告提供了另一种解读。当前,对于温室气体排放责任的核算主要有两种方式,以京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炎;杨翠红;陈锡康;;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2 吴振信;谢晓晶;王书平;;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J];中国管理科学;2012年03期

3 刘轶芳;蒋雪梅;祖垒;;低碳约束下我国贸易结构的合理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山;张淑英;;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及其因素分解研究[J];西部论坛;2012年01期

2 郭朝先;;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3 李德山;杨超林;李腾飞;;基于减物质化的中国产业部门能耗强度及CO_2排放强度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2年07期

4 冯梅;史开国;;探讨中国未来十年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许新宜;杨中文;王红瑞;俞淞;刘虹利;;水资源与环境投入产出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J];干旱区地理;2013年05期

6 曹建海;温政实;;最终需求对总产出的宏观乘数效应——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7 施亚岚;崔胜辉;许肃;林剑艺;黄葳;;中国产业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S1期

8 唐建荣;陈淑艳;;区域性碳强度收敛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8期

9 周健;;我国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综述[J];价格月刊;2012年05期

10 陈小辉;;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研究[J];学理论;2012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裴建锁;;贸易增长、国际生产分割与CO_2排放核算:产业vs.产品[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敬采云;邓志煜;;MFCA:对拉美国家的应用分析及其启示[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吴振信;闫洪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环渤海经济圈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贵中;需求因素对中国三次产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周五七;碳排放约束的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向峰;云制造系统中基于能耗的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磊;中国对外贸易内涵能源的规模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陈雯;中国水污染治理的动态CGE模型构建与政策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张丽君;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D];河南大学;2013年

9 王萱;中国碳生产率变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聂洪光;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平;;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_2排放区位转移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2 张雷;;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3 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J];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4 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5 丁乐群;翟绘景;何青;黄萍力;;单位GDP能耗的分解模型及其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7年03期

6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7 杜婷婷;毛锋;罗锐;;中国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演化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8 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9 陈红敏;;包含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产业部门隐含碳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3期

10 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Leonard K.Cheng;K.C.Fung;Yun-Wing Sung;祝坤福;裴建锁;唐志鹏;;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丽君;刘正林;;区域分层次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分解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荔;毕军;杨金田;严刚;;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地区差异分解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1期

2 刘华军;赵浩;;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分析[J];统计研究;2012年06期

3 岳立;陈瑶;;基于新陈代谢灰色模型对甘肃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预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王文兴,卢筱凤,庞燕波,汤大纲,张婉华;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J];环境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5 张传杰;卫平;;基于部门视角的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解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S2期

6 陈东景;;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2008年01期

7 姚西龙;;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制造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李艳梅;赵剑锋;杨涛;陈豹;;中国2005-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结构分解分析(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3年04期

9 苏丹;王治江;王彤;白琳;刘兰岚;;辽河流域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元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10 路学军;展卫红;;连云港市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J];北方环境;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旭东;代兵;;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因素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付海;马敬昆;张家山;王瑾瑜;潘星宇;;中国能源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徐燕椿;;浙江环境优化目标设想[A];浙江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招标课题研究报告——“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优化研究论文集[C];2004年

4 叶帆;吴舜泽;逯元堂;李键;;基于水污染物排放的工业行业资源环境特征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杨培才;G.布拉瑟;;平流层臭氧正在接近一场灾变吗?——臭氧对Cl_x和NO_x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响应[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吕锋骅;杨海龙;孙鹏程;成钢;;山西省主要工业行业CO_2排放水平核算[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云;何建坤解读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金三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排放总量在增长,,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下降[N];中国税务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闫艳 高杰 李莉;排放强度成重要考核指标[N];中国环境报;2012年

4 记者 段丽茜;11设区市全部良好以上[N];河北日报;2012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崔万杰;宁夏严管生态转移支付资金[N];中国环境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薛光平;银川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国标”[N];银川晚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闫艳 高杰 见习记者 李莉;江苏制定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N];中国环境报;2012年

8 记者 李敏;市政府部署节能减碳工作[N];商洛日报;2014年

9 记者 陈健 通讯员 张文正;全市202个项目不符环保门槛被否决[N];嘉兴日报;2010年

10 早报记者 杨华云;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今年试点[N];东方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建;煤炭清单与减排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苏曼;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N_2O排放强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2 王春翠;FDI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3 桂红丹;FDI、对外贸易与我国CO_2排放强度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4 王淑娜;中国火电行业煤炭消耗、SO_2排放的时空动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美红;基于节能(水)—减排的我国工业分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程程;对外贸易对中国环境影响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7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67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