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 公共信息资源 市场化 市场化模式 定价模型
【摘要】: 我国公路运输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路运输业快速发展的外延为公路交通出行大幅增长,出行者对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需求数量和质量必然会随之增长,需求质量的增长主要体现在时空随机性的个性化需求,而当前我国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基本为单一制政府免费供给模式,该模式必然不能有效满足公路出行者这种个性化需求,从而引发系列负外部性问题。本研究旨在解决这种单一制政府免费供给模式引发的问题。 本文采用规范式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概念、现状进行概述,并认为国内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存在问题根源在于单一制政府免费供给,解决的思路是实行政府免费供给和市场有偿供给的多元化策略。然后基于公共物品理论、信息公共物品论、公共信息资源论,对公路交通出行信息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得出其为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公共信息资源,并依据当前学术界对于公共信息资源供给主体的研究成果,论证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实行政府免费供给和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市场化的多元供给策略具有理论支撑。然后确定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模式中的公路交通主管部门与私人部门具有委托一代理、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并基于公路出行者、私人提供商、公路交通主管部门的效用函数构建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定价模型。最后对公路交通出行信息市场化技术经济评价进行研究。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将公路出行者的购买意愿作为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经济效益,费用计算涉及到的影子价格估算综合运用OECD法和S-V-T法;在社会评价中,主要构建了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公路交通出行信息 公共信息资源 市场化 市场化模式 定价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42;F06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0-11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1-12
- 1.4 研究的意义12-13
- 1.5 研究方法13-14
- 1.6 研究思路14
- 1.7 研究内容和框架14-16
- 第二章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概述16-23
- 2.1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概念16-17
- 2.2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分类17-18
- 2.3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18-21
- 2.3.1 国外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18
- 2.3.2 国内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18-21
- 2.4 国内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21-22
-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的理论基础23-30
- 3.1 公共物品论23-25
- 3.1.1 公共物品概述23-24
- 3.1.2 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24-25
- 3.2 信息的公共物品论25
- 3.3 公共信息服务论25-27
- 3.3.1 公共信息概念25-27
- 3.3.2 公共信息服务的供给27
- 3.4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的经济属性界定27-28
- 3.5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的供给28-29
- 本章小结29-30
- 第四章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的模式与定价30-43
- 4.1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模式30-35
- 4.1.1 公共物品市场化模式30-32
- 4.1.2 公路建设运营市场化模式32
- 4.1.3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模式32-35
- 4.1.4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范围35
- 4.2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形式——移动电子商务35-37
- 4.3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产品37-38
- 4.3.1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网37
- 4.3.2 移动终端交通37-38
- 4.4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定价38-42
- 4.4.1 购买信息服务的公路出行者的效用函数38-39
- 4.4.2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私人提供商的效用函数39-40
- 4.4.3 公路交通主管部门的效用函数40
- 4.4.4 三方主体的效用关系分析40
- 4.4.5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的定价方法40-42
-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的技术经济评价43-52
- 5.1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项目性质的界定43-44
- 5.1.1 项目的经济属性论43-44
- 5.1.2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项目属性的界定44
- 5.2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的技术经济评价44-51
- 5.2.1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的技术评价45-47
- 5.2.2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的国民经济评价47-50
- 5.2.3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场化的社会评价50-51
- 本章小结51-52
- 结论52-54
- 主要研究结论52-53
- 主要创新点53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3-54
- 参考文献54-56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淼;杨玉麟;崔旭;;试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与客体[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年01期
2 王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3 涂颖菲;陈小鸿;;法国城市旅客手机信息服务系统[J];城市交通;2007年02期
4 余建林;张丽娟;刘友平;;公共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社会评价理论探讨[J];经济师;2006年03期
5 莫力科,王沛民;公共信息转变为国家战略资产的途径[J];科学学研究;2004年03期
6 夏义X;;公共信息资源产权特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21期
7 花拥军;雍少宏;张志恒;;项目社会评价研究概述[J];商业时代;2006年01期
8 吴钢华;李广建;;公益性信息服务的价格机制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01期
9 夏义X;;公共信息资源属性、分类及管理结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5期
10 蒋永福;;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概念、配置效率及政府规制[J];图书情报知识;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夏义X;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赵宝廷;公共品双层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顾海军;公共项目经济评价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肖晓军;中国政府职能定位与转型路径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红岩;公共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静;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王仓忍;公益项目技术评价与社会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白献阳;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熊欢欢;信息资源产品及其供给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聂小静;社会公共项目的可行性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郭雪;运输服务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74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7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