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15:42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创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两个飞跃”思想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创新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深刻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战略眼光考量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农业改革和发展需要“两个飞跃”的思想,即我国农业发展需要“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大无畏的勇气冲破了陈旧思维的束缚,科学判断了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对推动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角,考察“两个飞跃”思想在农业合作理论上的创新价值,拓展了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研究视域。文章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对有关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深刻内涵,剖析了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内在联系,论证了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了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对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益启示,及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两个飞跃”思想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创新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091.93;F0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 研究背景9-10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2
  • 2.1 研究目的10-11
  • 2.2 研究意义11-12
  • 3 研究现状综述12-15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6
  • 4.1 研究内容15-16
  • 4.2 研究方法16
  • 5 本文的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17-25
  • 1 "两个飞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7-21
  • 1.1 人民公社体制弊端暴露无遗17-18
  • 1.2 农业基础地位摇摆不定18-19
  • 1.3 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生机勃发19-21
  • 2 "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21-23
  • 3 "两个飞跃"思想的内涵23-25
  • 第三章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逻辑联系25-35
  • 1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提供了"两个飞跃"思想的理论资源25-30
  •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理论25-27
  • 1.2 列宁的农业合作理论27-29
  • 1.3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理论29-30
  • 2 "两个飞跃"思想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基本原理30-35
  • 2.1 坚持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第一位30-31
  • 2.2 坚持以农业合作巩固社会主义制度31-33
  • 2.3 坚持尊重群众意愿的"自愿互助"原则33-35
  • 第四章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35-47
  • 1 "两个飞跃"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的理论创新35-42
  • 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35-38
  • 1.2 继承和创新了社会主义农业改造理论38-40
  • 1.3 突破了农业合作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等同的观念40-42
  • 2 "两个飞跃"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的实践创新42-47
  • 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新了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42-43
  • 2.2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指明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43-44
  • 2.3 "两个飞跃"的实践奠定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基础44-45
  • 2.4 新型农业合作发展完善了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45-47
  • 第五章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对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启示47-54
  • 1 积极引导新型农业合作的发展47
  • 2 全力创新农业合作制方式47-48
  • 3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48-50
  • 4 大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50-51
  • 5 努力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51-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作者简介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兰;我党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历史发展及现实意义[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1期

2 谭训鸣;雷国富;;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合作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当代财经;1985年04期

3 王比一;王叔云;;对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实践发展的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1988年06期

4 韩鹏;马列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我国农业用地制度创新研究中的应用[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翟玉建;马丽岩;贾俊民;;农民合作理论:游离、回归与超越——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合作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5期

6 刘继峰;;“两个飞跃”思想:一个需要阐发的农业发展命题[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肖梦;;论农村商品经济合作和农业合作化的关系[J];农业经济;1987年03期

8 张晓山;;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合作浅析[J];中国农村观察;1988年06期

9 本刊编辑部;贵在落实,一以贯之[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年03期

10 李雪;;基于马克思主义合作制视角的我国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振园;;浅谈“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解希民 王业伟;黑土地寻求“第二次飞跃”[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市政府原顾问 甘宇平;《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第一卷 做到了“一个突出、两点特色、三个充分反映”[N];重庆日报;2011年

3 韩冬炎;在市委十一届七十四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4 宋景兰 本报记者 金晓峰;三大工程 三大体系实现强场富民[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进选;中国农业制度变迁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赵凯;中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崇锦;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李冰克;建国初期毛泽东、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晶晶;邓小平农民利益保障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于红娟;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徐琼辉;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李晶;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及培养[D];复旦大学;2010年

7 魏清权;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聪;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9 赵夫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农业思想及当代实践[D];兰州商学院;2011年

10 高莉;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7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77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c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