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逻辑起点及其社会价值

发布时间:2017-07-29 10:03

  本文关键词: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逻辑起点及其社会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 逻辑起点 社会价值


【摘要】: 理论创新是实践的前导,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对当前如何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就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蕴所在。 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多种解读。然而每一种解读都在提供着有限的合理性,,成为规范意义结构序列上一根渐变的链条,并在指向新的更高层次的解读中成为各个必要的环节。立足于理性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原理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进行解读,厘清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逻辑基点,深入阐明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挖掘我国近30年来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逻辑机理和社会价值,进一步阐明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性,以期于邓小平理论的系统研究增添管窥之见,于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益鉴戒,无疑是更为深邃的一种。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 逻辑起点 社会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91.9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7
  • 前言7-11
  • 一、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衍变11-23
  • (一)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11-15
  • 1、现实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11-13
  • 2、理论上:经济发展思想的必然承接13-15
  • (二)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核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19
  • 1、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核心的提出15-17
  • 2、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核心的内涵17-19
  • (三)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基本脉络19-23
  • 1、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19-21
  • 2、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21-23
  • 二、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逻辑起点23-30
  • (一) 人类历史的前提23-26
  •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前提23-24
  • 2、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24-26
  • (二) 逻辑起点的确立26-30
  • 1、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26-27
  • 2、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逻辑起点27-30
  • 三、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社会价值30-40
  • (一)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价值30-34
  • 1、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30-32
  • 2、为正确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认识坐标32-34
  • (二)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实践价值34-40
  • 1、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行动纲领34-37
  • 2、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指明了方向37-40
  • 四、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启示40-50
  • (一)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40-42
  • 1、发展是硬道理40-41
  • 2、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41-42
  • (二) 与时俱进42-45
  •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43-44
  • 2、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理论创新44-45
  • (三) 以人为本45-50
  • 1、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思想45-47
  • 2、执政兴国的新理念47-48
  • 3、重要的工作原则48-50
  • 结语50-51
  • 参考书目51-54
  • 后记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国;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董建才;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与历史地位[J];东岳论丛;2001年04期

3 孟昭元;论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三个特质[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2期

4 谢霖;论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中国特色[J];河北学刊;1998年03期

5 李义凡;关于邓小平理论逻辑起点的新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马福运;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马福运;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创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徐强;从假设到证明——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学说的内在逻辑关系解析[J];江淮论坛;2002年04期

9 胡清玉;对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探讨[J];经济评论;1998年03期

10 程必定;邓小平强国富民的经济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J];理论建设;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588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88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1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