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进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9 15:03

  本文关键词: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进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演进 实践效果 启示


【摘要】: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意识形态上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是从学术层面上讲它是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理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的近300年的时间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包含科学的成份,值得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借鉴。因此,这一经济思想深受世界各国的欢迎,得到了传播和发展。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典经济学以前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第二个阶段古典经济学时期的自由经济思想;第三个阶段是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第四阶段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新自由主义自兴起以来,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这是本文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作为选题的依据。 本文通过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西方国家和我国发展脉络的梳理,及该经济思想对发达国家(美国)、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中国)和经济转型国家(俄罗斯)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自由主义最初是一种经济思想,后来逐渐嬗变为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理论范式。发展中国家,尤其我国在借鉴其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的同时,要防范其意识形态对我国经济的侵害。通过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新自由主义影响的研究分析,新自由主义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深刻的。新自由主义本身具有理论缺陷,加上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市场很容易产生危机。我们应该从其他国家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行金融政策的调整。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最后分析指出我国理论界应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态度。综上所述,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结构大概为: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论述该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分别对国内外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阐述其演变的历程,研究各个阶段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主张。第三章论述述新自由主义蓬勃兴起的原因及其走势。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就新自由主义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俄罗斯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第六章,就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进行浅析。第七章,讲述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新自由主义影响与我国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演进 实践效果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09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12-13
  • 第二节 论文的选题意义13-14
  • 一、现实意义13-14
  • 二、理论意义14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9
  • 一、国外研究现状14-16
  • 二、国内研究现状16-19
  • 第四节 论文的逻辑线索及研究思路19
  • 第五节 研究方法19-21
  • 一、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9-20
  • 二、比较分析方法20
  • 三、文献分析方法20-21
  • 第二章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变历程21-33
  • 第一节 国外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变历程21-26
  • 一、古典经济学以前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21
  • 二、古典经济学时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21-23
  • 三、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23
  • 四、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23-26
  • 第二节 国内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变历程26-31
  • 一、“五四”时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26-27
  • 二、国民时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27-28
  • 三、解放战争时期及解放后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28-29
  • 四、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29-31
  • 第三节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国内外发展的不同特点31-33
  • 一、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起源的时间不一样31
  • 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的原因不一样31-32
  • 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带来的效果不一样32-33
  •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的原因及影响其发展趋势的环境分析33-37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蓬勃发展的原因分析33-35
  • 一、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失效33
  •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33-34
  • 三、经济全球化的推进34
  •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34-35
  • 第二节 影响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的环境分析35-37
  • 一、影响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的内部环境35-36
  • 二、影响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的外部环境36-37
  •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37-40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在发达国家的具体应用37-38
  • 一、私有化政策37
  • 二、减税政策37
  • 三、消减社会福利政策37-38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在发达国家实施的效果38-40
  • 一、新自由主义给发达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38
  • 二、新自由主义给发达国家带来消极的影响38-40
  • 第五章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拉美国家和俄罗斯经济的影响40-47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国家的具体应用40-41
  • 一、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固定汇率的金融政策40-41
  • 二、全面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价格自由化以及资本市场自由化41
  • 三、发达国家对拉美地区灌输彻底私有化的政策41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给拉美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41-43
  •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拉美地区的实施对其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42
  • 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拉美地区的实施对其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42-43
  •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的具体应用43-44
  • 一、彻底抛弃物资计划调拨制43-44
  • 二、全面放开价格,实行价格自由化44
  • 三、实行私有化44
  •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44-47
  • 一、“休克疗法”实施之初,给俄罗斯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44-45
  • 二、“休克疗法”的实施给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形态带来的深层次的影响45-47
  • 第六章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我国经济的影响47-54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我国的表现47-48
  • 一、“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时论”47
  • 二、主张取消公有制,提倡全面私有化47-48
  • 三、抨击集体主义,鼓吹个人主义48
  • 四、鼓吹经济全球化,否认民族经济存在的必要性48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48-50
  • 一、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理论缺陷49
  • 二、新自由主义者提出的“小政府”49
  • 三、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49
  • 四、加强法制、尊重个人自由49-50
  • 五、“十一五”阶段,我国对于财政体制、税收体制进行改革50
  • 六、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50
  • 七、加速了我国价格双轨制的瓦解50
  •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50-52
  • 一、国有资产严重流失50-51
  • 二、失业人口日益剧增51
  • 三、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增加51-52
  • 四、贫富差距逐渐增大52
  •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52-54
  • 一、在市场化改革中,坚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52
  • 二、在所有制改革方面,应该坚持公有制为主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52-53
  • 三、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强政府对金融体制的监管53-54
  • 第七章 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新自由主义影响与我国的战略选择54-63
  •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新自由主义影响54-57
  • 一、提倡个人主义的消费观,以及不断降低的利率和储蓄率54-55
  • 二、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的干预55
  • 三、新自由主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具有自我完善性55-56
  • 四、新自由主义学者推行经济全球化56-57
  • 第二节 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战略选择57-59
  • 一、金融必须依附和服务于实体经济57
  • 二、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内需主导型57-58
  • 三、注重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58
  • 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发展58-59
  • 五、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平稳59
  • 六、加快我国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59
  • 第三节 对待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客观态度59-63
  • 一、首先全面把握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本质60
  • 二、分清楚两个学理层面上的新自由主义60
  • 三、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我们要借鉴和发扬60-61
  • 四、我们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中的内容应采取批判的借鉴的态度61-63
  • 参考文献63-68
  • 致谢68-69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光贵;;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封叶;马光明;;论反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J];当代经济;2009年01期

3 胡代光;剖析新自由主义及其实施的后果[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4 杨德明;评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J];当代思潮;1995年05期

5 江时学;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与拉美国家的改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6期

6 王志伟;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刘志强;试论拉斯基对罗隆基的影响[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奥巴马新政与新自由主义的终结[J];公民导刊;2009年04期

9 胡伟希;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严复[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10 大卫·科茨,王泰;新自由主义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扩张[J];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张成德 晔枫;[N];山西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世衡;新自由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琼;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9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89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