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资本、劳动及技术水平与西部经济增长——基于陕西省1952~2011年的数据

发布时间:2017-07-31 05:03

  本文关键词:资本、劳动及技术水平与西部经济增长——基于陕西省1952~2011年的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西部 陕西省 经济增长 要素贡献


【摘要】:以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为重要历史节点,将1952~2011年划分为三个时期,基于陕西省的要素投入数据,分别估算了西部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及技术水平的贡献率,并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判定。结果发现:(1)整个时期内资本的贡献率远高于劳动及技术水平的贡献率;(2)不同阶段由于经济环境及政策等的不同,要素贡献率有所变化。改革开放后到西部大开发前这一时期,技术贡献率大幅上升;西部大开发至今,劳动贡献率有所增加;(3)各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属于高度粗放型。西部地区需要在维持资本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持续加大教育及科技投入,逐步转资源密集型为科技创新型,实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中国西部 陕西省 经济增长 要素贡献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08BJL023)、“农民工进城的体制与政策研究——‘半城市化’现象与地方政府行为”(10XJY0014)
【分类号】:F061.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宏观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产出本质是生产要素同技术水平的有效结合,增长核算方法将经济的增长源泉归结于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因此,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增长状况时,以资本和劳动为代表的生产要素以及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优智;;技术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基于1987~2009年的数据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高志英,廖丹清;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计量分析[J];江汉论坛;2000年06期

3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4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5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6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7 任若恩,刘晓生;关于中国资本存量估计的一些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01期

8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9 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传春;张雅静;;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3 葛和平;曹家和;;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R&D)投资的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4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5 杨秀艳;;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6 张林;高安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区域内生增长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7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8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9 张敏;;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效应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10 莫志宏;沈蕾;;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7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8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9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9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2 生延超;;基于主成分法的中部省份技术能力测算及评价[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4 姚永玲;;从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看科技政策[J];管理世界;2009年12期

5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6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7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8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9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10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梓蓉;施宏伟;;陕西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协同性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0年06期

2 王得忠;陈征;;提高陕西省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问题研究[J];理论导刊;2009年02期

3 ;“十五”中国西部精英榜[J];新西部;2007年04期

4 ;西部国防电子展 2003[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3年08期

5 ;2002西部电子工业产品博览会[J];中国电子商情;2002年06期

6 ;12届西部制博会再变“模样”[J];装备制造;2011年Z1期

7 张华;;规模壮大源于专业——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J];现代制造;2007年08期

8 杨玉华;罗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动力源泉及其因素分解——基于中国1952—2009年的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何华生;钟绍萍;;聚焦30亿 打造中国西部影视城[J];电影画刊;2003年07期

10 杨玉华;孟博超;;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及其动力机制实证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增建;;中国西部防灾与东部防灾的关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前言[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吴云勇;;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对策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郭铁民;;正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葛肖虹;刘永江;刘俊来;;中国西部大陆构造若干问题的新认识[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赵宁渌;薛长顺;;十年创业集约路——靖江百货大楼经济增长方式调查[A];“连运杯”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与提高经济效益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王有学;韩果花;;中国西部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曹海涛;敖海华;;西部地区高师社会化的一点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晓芬;诸大建;;资源生产率和循环经济[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华丽萍;;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策略下提高土地使用率的探索[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孟西安 潘岗;精心准备 办好盛会[N];人民日报;2001年

2 李晓良;中国西部国际旅游论坛开幕[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郭珍;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举办[N];中国人事报;2002年

4 记者 连小芳 实习生 王俊蓓;APEC循环经济与中国西部大开发会议落下帷幕[N];宁夏日报;2005年

5 干江东;“十佳茶艺之星”脱颖而出[N];贵州日报;2007年

6 张永立;春雨惊春清谷天 正是采茶好时节[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7 王洪;奥康三年建成一个“中国西部鞋都”[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

8 记者 顾乃昭 王晓东;首届中国西部论坛成都开幕[N];国际商报;2000年

9 实习生 张荣裴 记者 曾一莹;我市召开第十届西博会筹备工作推进会[N];广安日报;2009年

10 步欣;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举办商务部长合作论坛[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茂;中国西部小鲵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变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洛;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师庆东;基于FVC指数对1982~2000年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5 万勇;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永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03年

7 闫涛;我国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周青梅;转型期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赵俊民;全国视角下的陕西省经济增长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王祖继;制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斌;陕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朱曼;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俞建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俞建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罗东升;广东经济增长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6 刁艳;陕西省中小企业集群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郑静;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8 刘燕;陕西省生态补偿机制调查与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9 隋欣;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梁楠;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及我国的现实选择[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7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97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