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生态文明视域下现代生产力的生态化转型

发布时间:2017-08-01 18:23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视域下现代生产力的生态化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 传统生产力 现代生产力 生态化转型


【摘要】: 生态文明是不同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是其重要基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动力,其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人片面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思想,在实践上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实现生态文明下生产力的生态化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文本研读、比较分析的方法,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提出符合其要求的功能目标;反思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弊端,指出生态文明下现代生产力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目标,以及实现生产力转型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实现现代生产力生态化转型的途径,力图从理论上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并从实践上构建一个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力,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章的重点与创新之处在于,区别于以往从生产力要素的角度阐述生产力,本文从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两方面出发,寻求探索生产力生态化转型的途径。首先在社会生产力中融入更多的生态因素,包括生态化物质生产力的构建,以及将生态理念渗入精神生产力中,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优化产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意识、发展生态科技等;其次基于自然生产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特别重视自然生产力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合理利用自然界的自然力,还要保护自然资源,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开发寻找新能源、控制开发速度、推广节能技术等。 基于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生态文明视域下转型后的现代生产力,将不仅实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还兼顾到自然生态系统,有利用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传统生产力 现代生产力 生态化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1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1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8
  • 1.2 课题研究现状8-9
  • 1.3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9-10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10-11
  •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功能目标11-19
  • 2.1 生态文明的兴起11-14
  • 2.1.1 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11-12
  • 2.1.2 人类走向生态文明12-14
  • 2.2 生态文明的内涵14-16
  • 2.2.1 中国古代生态和谐思想14
  • 2.2.2 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14-15
  • 2.2.3 生态文明的内涵15-16
  • 2.3 生态文明的特征与功能目标16-19
  • 2.3.1 生态文明的特征16-17
  • 2.3.2 生态文明的功能目标17-19
  • 第三章 从传统生产力到现代生产力——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19-29
  • 3.1 国外生产力概念沿革19-21
  • 3.1.1 早期生产力概念的演变19
  • 3.1.2 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发展19-21
  • 3.2 我国传统生产力发展概况21-24
  • 3.2.1 传统生产力的发展阶段21-22
  • 3.2.2 传统生产力的八种定义22-23
  • 3.2.3 传统生产力的局限性23-24
  • 3.3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现代生产力24-29
  • 3.3.1 现代生产力的内涵24-25
  • 3.3.2 现代生产力的基本特征25-26
  • 3.3.3 现代生产力的功能目标26-27
  • 3.3.4 生态文明与现代生产力的生态化转型27-29
  • 第四章 现代生产力生态化转型的实现途径29-42
  • 4.1 在社会生产力中融入更多的生态因素29-36
  • 4.1.1 构建生态化物质生产力29-31
  • 4.1.2 实现精神生产力的升华31-36
  • 4.2 重视与维护自然生产力的可持续利用36-42
  • 4.2.1 自然生产力的构成36
  • 4.2.2 自然生产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36-37
  • 4.2.3 实现自然生产力的可持续利用37-42
  • 第五章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莉莉;钢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5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05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