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经济学理论看劳动报酬与生产率的科学阐释及现实意义
本文关键词:从政治经济学理论看劳动报酬与生产率的科学阐释及现实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私有制 收入差距
【摘要】: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劳动报酬和生产率的决定因素,而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率会随之上升。当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一方面有利于各个经济主体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状况,认识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并分析了提高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私有制 收入差距
【基金】: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河北省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查研究,编号201401511
【分类号】:F0-0;F244
【正文快照】: 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经济学解释(一)劳动报酬所谓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借助一定的劳动工具,通过自身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从中获取的与自身所付出的劳动相当的价值回报,即劳动者通过创造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为其进行进一步的劳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劳动报酬解释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炳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06期
2 李杰;;解析马克思的公平分配观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生;吴正林;;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径选择[J];攀登;2006年03期
2 杨海莲;;西部民族地区政府竞争力问题探析[J];攀登;2006年04期
3 程必定;;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健;;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5 梁木生;;民主演进的西方与非西方分野——以自由选举为视角的分析[J];清华法治论衡;2009年01期
6 杨虎德;新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探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刘赣州;;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是学刊;2007年01期
8 陈春华;路正南;;江苏省工业企业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J];企业经济;2011年03期
9 叶延琼;;梅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J];热带地理;2006年03期
10 韩红丽;刘晓君;;产业升级再解构:由三个角度观照[J];改革;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熙宝;张玲玲;;基于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孙加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的中国现实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树斌;;当前社会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原因探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丁荣;张丽丽;胡红安;;基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与思考[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义甫;;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思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姜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志雄;利军;;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研究[A];2008’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茂松;;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路径——中国农业工业化理论与战略[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银珍;王耀华;;移民工程对三峡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10 张卫东;刘兴远;郁明华;李宝会;宣严;;向创新驱动阶段跃迁:挑战与抉择——加快推进江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探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溪;;从教育之商品性看教师劳动报酬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刘盾;林玳玳;;提高我国劳动报酬初次分配比重[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李兰芬;;企业提高劳动报酬的民生责任[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4 宋兴发;李宇青;;提高农民劳动报酬是农民增收的根本[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5期
5 王霞;;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J];中国统计;2009年12期
6 周敏;;中国劳动报酬偏低四问[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6期
7 王金萍;;关于我国劳动报酬适度水平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年03期
8 柯可;;新世纪以来福建省劳动报酬比重演变分析[J];价值工程;2010年15期
9 贾康;;劳动报酬占比:需要客观分析[J];理论参考;2010年07期
10 魏文彪;;提高劳动报酬占比,需要政府让利于民[J];理论参考;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焕波;;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黄育云;贾云鹏;;关于受教育程度与劳动报酬关系的几点认识[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孙久文;;劳动报酬上涨背景下的地区间产业转移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刘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劳动报酬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陈艳;;我国农民劳动报酬收入增长的因素贡献分析[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崔朝栋;;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分配理论——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使用的“劳动报酬”概念引起的思考[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7 侯娜;;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林;;劳动报酬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9 张焕波;;有效提高工资收入,促进经济内外平衡[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10 杨雪梅;;“同工同酬”浅析[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玮;我市重点企业劳动报酬大幅提高[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2 湖北记者 李启华邋记者 杨诚 通讯员 周t熇,
本文编号:615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1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