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资本主义信用消费亲周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23:07

  本文关键词:资本主义信用消费亲周期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主义 信用消费 亲周期性 第二级剥削


【摘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绝对的消费能力"无法满足吸纳剩余产品的需要,信用消费便成了调和这一矛盾的重要工具。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信用消费与经济运行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呈现亲周期性特征。信用消费用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而资本逐利的本性使得投资转移和下降,资本主义虚拟经济的膨胀和全球化浪潮强化了这一效应。因此,就业和工资水平下降,预期还债能力降低,信用消费萎缩乃至信用链条断裂,金融危机不可避免。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压缩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产生恶性循环。虽然政府干预可以熨平这一波动,但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资本主义 信用消费 亲周期性 第二级剥削
【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231)
【分类号】:F037.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重点论述了与生产过剩相对的“消费不足”,即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慧玲;;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轨迹与美国金融危机——全球化与金融化的角度[J];海派经济学;2009年04期

2 朱炳元;;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加速金融化和虚拟化[J];红旗文稿;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晓男;;金融危机的马克思经济学思考——基于虚假需求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06期

2 赵磊;肖斌;;经济金融化何以可能——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3 蒯正明;;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结与反思[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李红梅;;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J];人民论坛;2013年11期

5 汪来喜;;粮食金融化的实质及应对方略[J];中州学刊;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赖风;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D];苏州大学;2012年

2 鲁保林;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与现实[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张永辉;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中美贸易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肖斌;金融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透视[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李德贵;借贷关系的经济学再认识[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萨日娜;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历史地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莉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的科学技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钮文新;;美国会破产吗[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43期

2 朱安东;尹哲;;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用消费比较研究”课题组,郭冬乐,赵晓英,申恩威,赵萍,陈忠,张少龙;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我国信用消费发展[J];财贸经济;2000年11期

2 陈凯华,周芊;构建信用消费的平安大道[J];经济师;2001年02期

3 田晖,毛惠彬,詹兆雄;我国信用消费发展缓慢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翟志华;国际信用消费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农机市场;2000年12期

5 刘志梅;我国信用消费滞后的原因探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6 ;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信用消费体系建设[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42期

7 车韦!江苏·盐都县;美国的信用消费体系[J];价格月刊;2001年02期

8 邓小河!江西;先享受后付款──信用消费面面观[J];社会;1996年04期

9 李琨;银行要为拓展信用消费奠定基础[J];金融信息参考;1999年Z2期

10 朱仁友;发展信用消费 稳定今年物价[J];价格与市场;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哲;;我国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问题研究[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2 张贵华;石青辉;;由总体小康向“橄榄型”社会结构过渡时期的消费特点及营销对策[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一欣;;构建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4 王杰;张鹏;;“以房养老”暂不可行[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韩正波;;银行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研究综述[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丁副会长与美世董事长会谈并颁发常务理事证书[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7 丁俊发;;农机生产与流通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A];第四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二届亚洲农机峰会文集[C];2004年

8 田自主;;论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与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陈静;张耀荔;刘春梅;;西方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现状[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曲哲涵;信用消费:如何走得更好[N];人民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苏伊;信用消费尚需热身[N];市场报;2000年

3 大林;信用消费呼唤诚信[N];健康报;2006年

4 王如晨;初尝银企合作甜头 苏宁欲再借力信用消费[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夏志琼;信用消费创造新生活[N];市场报;2001年

6 王东京 孙浩林;如何跨越信用消费的门槛[N];发展导报;2002年

7 ;触摸个人信用消费[N];山西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郑东鸿;家电信用消费时代到了吗[N];经济参考报;2001年

9 刘春;现行银行卡制度不利于信用消费[N];法制日报;2003年

10 记者 邹沛颜;信用消费 离我们并不遥远[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忠;信用消费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刘亮;商业银行信贷亲周期性及其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3 丁灿;系统性金融风险演进与风险抑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吴洪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志刚;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丰吉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系统性风险度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王丽丽;消费者循环信用和小额分期付款使用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京;中国银行体系亲周期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国栋;我国信用消费伦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王斯琛;我国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4 刘倩;我国银行体系亲周期性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张永婷;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亲周期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6 周国松;我国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黄羽茜;美国信用消费保护法律体系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林玮;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王芳;初探经济周期条件下的违约概率计算[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周磊;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对信用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7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27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b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