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8-09 17:1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经济危机理论 经济危机生成机制 当代意义


【摘要】:19世纪中期,当马克思开始了他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时,深刻探讨了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问题。在1857年下半年,马克思在著名的《导言》中,有一项标题就是“世界市场和危机”,是他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拟定的第一个计划方案中的最后一项内容。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特点、发生机制的分析和工人阶级受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等相关问题,研究的相当全面和深入,只是其观点零散分布在他的很多著名著作中,特别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一些政论文章中实证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如在这些著作《英国的贸易危机》、《法国的危机》、《欧洲的危机》中。同时利用了大量来自欧洲各国例如英国、法国、德国的期刊报纸和统计报告的实际材料,来应用于论述1857年经济危机的文章。马克思从这些材料中得出的概括和结论,就成为他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已经增长到这种关系所不能容纳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的结论,初步探索了“繁荣、衰退、危机、停滞、新的繁荣等等周而复始的更替”的运行过程。 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它有益于深入探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和趋势。马克思在他经济学手稿和著述中对经济危机的根源、性质及其过程等问题多有涉及,特别是对经济危机的制度性特征、经济危机生成与爆发的一般机理等问题作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生产领域,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本质,并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共产主义将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显而易见,也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甚至对国际经济体系先后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经济学说史上,周期性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再次向世人展示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仍然是最具解释再次,改革开放已经超过30年,改革的政策实施以来,向外界开放,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如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经济危机是否会爆发? 这篇文章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角度来看,系统的分析了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指出了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结合资本主义的新功能,在新的时代的经济危机,,并试图跳过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收益,导致相分离,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全球经济的问题,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文回顾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通过了深刻的研究,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分析经济危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推广和总结是其主要内容,我们应当深刻掌握,揭示了发展前景和科学意义的经济危机理论。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有关内容和方法,认识到危机的性质,深挖当前的金融危机的根源,并在当前的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危机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相结合,本文还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的可能性,经济危机发生在中国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分析的方法。加强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主导的关系。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的资源分配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是有效的,应当肯定,但市场机制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西方经济学中被称为市场故障或失效。积累到一定程度,它是能够生成危机的。结合我国的经济现实,对我国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防范这种可能性的发生进行了理论分析。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结合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的实际材料,探讨其当代意义,同时进行梳理和系统化,这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危机理论 经济危机生成机制 当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0.99;A8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6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三) 研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4-16
  • 一、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过程16-21
  • (一) 萌芽阶段16-17
  • (二) 产生阶段17-18
  • (三) 确立阶段18-19
  • (四) 发展阶段19-21
  • 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21-26
  • (一) 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1-22
  • (二) 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22-23
  • (三)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23-24
  • (四) 经济危机的促进因素24-25
  • (五) 经济危机对工人阶级的影响25-26
  • 三、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生成机制的分析26-32
  • (一) 资本积累26-27
  • (二) 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27-28
  • (三) 平均利润率不断向下的趋势28-32
  • 四、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意义32-43
  • (一) 深刻认识当前经济危机的本质和特征32-35
  • 1 深入理解危机的根源和本质32
  • 2 认真分析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特点32-34
  • 3 了解信用在当前危机中的推动作用34-35
  • (二)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经济危机35-39
  • 1 关于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矛盾35-36
  • 2 充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6-37
  • 3 社会再生产的情况分析37-38
  • 4 经济危机没有在我国爆发的原因38-39
  • (三) 坚持改革开放,深入推动科学发展39-43
  • 1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39-40
  • 2 始终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40-41
  • 3 遵循科学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41
  • 4 加强经济的计划性,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41-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5
  • 附录45-47
  • 后记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钧;沈尤佳;;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区别[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2 张永军;;美国经济会陷入长期衰退吗?——马克思主义视角以及与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3 刘海霞;;当前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红旗文稿;2009年19期

4 蒋伏心;对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5 兰博维奇;王生升;赵峰;张苏;;马克思危机理论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646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46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