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维度与道德维度之辩证统一:生产力标准的本真精神及其当代启示
本文关键词:经济维度与道德维度之辩证统一:生产力标准的本真精神及其当代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力标准 经济维度 道德维度 辩证统一 当代启示
【摘要】: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不仅内蕴深邃的经济维度,亦内蕴深厚的道德维度,经济维度与道德维度之辩证统一是生产力标准的本真精神。现阶段,我们应以辩证思维方法立体化、系统化地探究并解析生产力标准的双重维度,深刻领悟其本真精神,并准确把握这一本真精神对于当代中国发展所具有的深远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巢湖学院思政课教学部;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经济维度 道德维度 辩证统一 当代启示
【分类号】:A849;F091.93
【正文快照】: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0期(总第190期)59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亦是邓小平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发展和实践诠释,其提出过程深刻彰显出经济必然性与道德合理性之历史性交融;其理论精髓不是诉求单向度的生产力发展和纯粹的经济增长,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艾青;生产力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统一[J];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06期
2 杨成兰;;正确全面理解生产力标准 实现科学发展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3 陈学智;刘强;;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标准的变迁与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周勇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的思考[J];求实;1987年06期
5 欧阳松;;能够把坚持生产力标准仅仅理解为产值高,利润多吗?[J];党建;1988年09期
6 ;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几种观点[J];党建;1988年09期
7 郑国君;;选拔干部要坚持生产力标准[J];党建;1988年10期
8 ;切忌对生产力标准的片面理解[J];党的建设;1988年10期
9 柯年妹;;全面正确理解生产力标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8年05期
10 凌厚锋;;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永明;钟亚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反思、探索与开拓[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2 周晔;;马克思关于“检验人实践的标准”的新发展—从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到邓小平的“三个标准”再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A];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论文集[C];2001年
3 卫兴华;;新中国60年来的经济辉煌发展和经验评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4 ;对工商系统党员先进性教育着力点的思考[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文忠;建民主政治要坚持按生产力标准用人[N];组织人事报;2008年
2 李景源;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N];河南日报;2004年
3 南海;实践中的理论再创新[N];山西日报;2002年
4 河南省镇平第一高中 刘森;关注文明史的交融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张勤德:人民利益是检验改革最高标准[N];财经时报;2006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卫兴华;我国决不能搞私有化[N];人民日报;2009年
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卫兴华;新中国60年来的经济发展和经验评析[N];光明日报;2009年
8 黄楠森;从价值观视角阐释“三个代表”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3年
9 中共毕节地委委员、组织部长 胡吉宏;找准抓手谋发展比赶超[N];贵州日报;2011年
10 曲庆彪(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理论创新的时代制高点[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智文;生产力标准的哲学反思[D];新疆大学;2012年
2 岑志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出贡献[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1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6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