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9:31

  本文关键词:基于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服务 知识融合 协同 任务指派


【摘要】: 从生产型经济模式向服务型经济模式转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服务不是一个陌生名词,然而在以往技术服务几乎只是作为产品制造生命周期的附属品被学者研究所忽视。新型经济模式兴起后,人们才逐步意识到技术服务本身蕴含的巨大价值潜力,没有技术服务这个后盾作为工业的支撑和启蒙,工业经济也是无从谈起技术革新和发展振兴的。技术服务是制造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价值潜力所在,同时也是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增值的有力支柱。 论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制造业经济形势基础上,打破传统制造业技术服务思维束缚,深入探讨制造业技术服务规范体系,将技术服务模式转向到便捷而优越的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理论的巨大无形价值,是制造业技术发展理论研究的创新。 以下是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1)技术服务理论的研究。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制造业技术服务理论体系基础之上,分析归纳了国内制造业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制造业、网络、信息管理并综合考虑经济、人文环境的新型技术服务体系,为技术服务领域理论研究贡献了力量。 (2)技术服务模式的研究。提出了适应于信息化、科学化、网络化、专业化、协同化的JSP制造技术服务平台模式,建立了面向制造的JSP应用技术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规划了技术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以及服务内容模型。 (3)技术服务知识管理方法的研究。以知识管理的知识融合为指导思想,进行了技术服务知识融合理论的研究与分析,以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构建了制造技术知识元和知识库。进行了遗传融合算法的设计以实现技术服务知识融合,并对知识融合实验结果进行了概念分析。 (4)技术服务任务指派问题的研究。以粗集理论进行前期的工作项目决策属性实例分析,从而得到了广义模糊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模糊指派算法的验证。较好的处理了技术任务指派问题,同时考虑了技术项目和技术人员双方的本身特点对任务指派的影响。 (5)技术服务协同。对协同技术服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协同技术服务的系统模型以及协同技术服务的协同工具及实现方法研究,为技术服务系统的完善和实现奠定了基础。 (6)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系统开发。应用JSP技术开发了一个具有知识融合特点的协同技术服务系统,实现了技术服务中文档、图纸、模型、资料等制造技术知识服务功能,知识管理规划中所包含的制造技术知识涉及:制造对象知识、制造方法知识、制造决策知识、制造过程知识以及制造理论知识等。
【关键词】:技术服务 知识融合 协同 任务指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6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课题研究背景12-13
  • 1.2 制造业技术服务研究现状13-20
  • 1.2.1 制造业技术服务概述13-14
  • 1.2.2 国内外制造业技术服务研究进展14-18
  •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8-20
  • 1.3 向新型技术服务模式转变的问题20-21
  • 1.3.1 新型制造业技术服务模式的特点及要求20-21
  • 1.3.2 新型技术服务体系21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框架21-23
  • 1.5 本章小结23-24
  • 第2章 制造业技术服务平台构架24-36
  • 2.1 网络化环境下技术服务模式研究24-28
  • 2.1.1 网络化环境下技术服务模式24-26
  • 2.1.2 关于ASP、PHP和 JSP几种网络应用服务技术的对比26-28
  • 2.2 面向机械制造业的JSP技术服务平台研究28-31
  • 2.2.1 制造业JSP技术服务平台要求及特点28
  • 2.2.2 制造业JSP技术服务平台内容28-30
  • 2.2.3 JSP应用服务平台的服务过程30-31
  • 2.3 制造业JSP应用技术服务平台总体构架31-35
  • 2.3.1 JSP应用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建立及其特点31-32
  • 2.3.2 JSP应用技术服务平台的结构功能框架32-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第3章 基于知识融合方法的技术服务研究36-62
  • 3.1 知识管理和知识融合简介36-37
  • 3.2 知识融合的理论及方法研究37-41
  • 3.2.1 知识融合理论37
  • 3.2.2 知识融和方法研究37-39
  • 3.2.3 知识融合评价方法研究39-41
  • 3.3 技术服务知识信息的知识融合实现途径41-45
  • 3.3.1 遗传融合算法思想41-43
  • 3.3.2 知识融合系统功能模块设计43-45
  • 3.4 技术服务知识融合配置建模45-50
  • 3.4.1 知识元的构建45-48
  • 3.4.2 知识库的构建48-49
  • 3.4.3 技术服务知识库信息数据的获取49-50
  • 3.5 技术服务知识融合算法思路分析50-60
  • 3.5.1 遗传融合算法的初步阶段51-55
  • 3.5.2 技术服务知识融合算法的操作55-56
  • 3.5.3 算例分析56-60
  • 3.6 本章小结60-62
  • 第4章 技术服务任务指派与管理62-80
  • 4.1 技术服务任务指派问题62-64
  • 4.1.1 传统任务指派的研究62-63
  • 4.1.2 传统经典任务指派模型研究63-64
  • 4.2 网络化环境下制造业技术服务系统中任务指派的研究64-74
  • 4.2.1 网络化环境下技术任务指派优化64-65
  • 4.2.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技术任务分析65-70
  • 4.2.3 技术服务专业人员聚类分析70-74
  • 4.3 技术服务任务模糊指派与优化管理74-78
  • 4.3.1 技术服务模糊任务指派算法74-76
  • 4.3.2 制造业技术服务技术服务任务管理与监督76-78
  • 4.4 小结78-80
  • 第5章 网络化环境下技术服务协同的研究80-92
  • 5.1 CSCW概念及体系结构研究80-82
  • 5.1.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概念80-81
  • 5.1.2 CSCW协同技术分类和相关支撑技术研究81-82
  • 5.2 技术服务协同工具之一NetMeeting组件的开发82-85
  • 5.2.1 NetMeeting的功能和结构82-83
  • 5.2.2 应用于技术服务中的Netmeeting COM的开发83-85
  • 5.3 技术服务协同工具之二Autodesk DWF技术应用85-89
  • 5.3.1 Autodesk DWF系列组件在协同技术中的应用85-87
  • 5.3.2 应用于技术服务中的Autodesk DWF组件的开发87-89
  • 5.4 协同技术服务的实现及功能模型89-91
  • 5.4.1 协同技术服务的实现89
  • 5.4.2 协同技术服务的功能模型89-91
  • 5.5 本章小结91-92
  • 第6章 基于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系统开发92-118
  • 6.1 系统总体配置结构设计92-95
  • 6.1.1 技术服务系统设计总功能框架92-93
  • 6.1.2 技术服务系统设计网络环境及软硬件配置93-95
  • 6.2 知识融合的技术服务系统实现95-102
  • 6.2.1 整体视图的设计95-97
  • 6.2.2 数据库规划视图97-100
  • 6.2.3 用户设置与控制策略100-102
  • 6.3 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系统运行实例102-116
  • 6.3.1 技术服务知识信息服务模块102-103
  • 6.3.2 知识融合体现的技术服务业务模块103-111
  • 6.3.3 技术服务协同模块111-115
  • 6.3.4 技术任务反馈及技术交流115-116
  • 6.4 本章小结116-118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118-120
  • 7.1 结论118-119
  • 7.2 建议119-120
  • 参考文献120-124
  • 致谢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武;罗应秋;;永济市农委三项措施创新技术服务体系[J];村委主任;2011年02期

2 刘秀琪;王友权;薛松会;;知识融合与高职课堂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3 李寒蕾;孙文;;谈产业集群网络、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4 蔡成林;吴海燕;纪元法;张顺岚;刘庆华;孙希延;;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5 张八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09期

6 刘印发;杨春华;刘鑫宇;;辽宁省喀左县保护地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北京农业;2011年12期

7 梁福;梁宏卫;;机械制造工程发展与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8 王震;唐欣;;城乡科技互动机制的制度创新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9 张同功;;基于PTF体系构建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思路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1年02期

10 张俊英;张欢迎;刘廉君;;小芦笋长成大产业[J];致富天地;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炎;;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何苗;常好丽;杨海成;;基于共享智力模型的复杂产品协同创新平台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七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熊青春;陈才;;基于知识融合的数控加工工艺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缑锦;吴扬扬;罗伟;蒋云良;;一种基于语义规则的知识融合方法[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勇兵;王诚;;温州蔬菜真菌病窖发生规律及防治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A];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勇;蒋建华;;吴县市果树业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7 ;前言[A];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论文选编[C];2003年

8 柴飞鸣;;长治市TB/HIV双重感染调查与防治[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学武;鲁亚军;郑明川;熊振建;李玉琴;李春兰;;关于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曹思田;;浅谈睢县烟叶的可持续发展[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净邋记者 李莉;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朱亚平;一航沈飞组织建立军机技术服务体系[N];中国航空报;2008年

3 马坤 刘恩艳 倪正伟;津南:努力构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4 ;杭州构建国际贸易技术服务体系[N];浙江日报;2004年

5 ;我国初步构建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体系[N];经理日报;2006年

6 王一山;空白如何填补[N];河南日报;2006年

7 记者 祖敏;华北电科院:送科技服务 架强网通途[N];华北电力报;2006年

8 黄杰邋本报记者 顾芷蘅;构建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N];贵阳日报;2008年

9 李高超;技术服务体系力助出口商品跨越壁垒[N];国际商报;2006年

10 辛华;诺普信成功发行3000万股A股[N];农资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缑锦;知识融合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瑜;知识工程中知识度量、推理与融合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邹湘军;虚拟环境下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产品建模与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4 刘雁;基于原型的三维服装款式智能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03年

5 王平;基于公理化的产品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毕俊喜;基于知识的数控轧辊磨床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7 魏少华;基于声强知识与神经网络融合技术的发动机故障诊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车海燕;面向中文自然语言Web文档的自动知识抽取和知识融合[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冬梅;基于知识的计算机辅助机构设计支持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来建良;基于知识的产品建模技术及在热流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武忠;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况与服务能力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冯迪;数据挖掘结果与模糊专家系统知识库的融合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3 顾邦军;网络环境下虚拟产品设计的知识融合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07年

4 张天华;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长仪;基于知识的动态调度决策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寿永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李隽;北京宏达公司营销渠道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王剑宁;山东省奶业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崔弘扬;面向学科的文献资源聚类系统研究及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慧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法律保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79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79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