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之镜”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误解
本文关键词:“生产之镜”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误解
【摘要】:鲍德里亚认为,在马克思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之下,政治经济学只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符码",即虚幻的符号;在这一符码下,自然和人类都成为"经济要素";政治经济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实现支配自然。在鲍氏看来,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范式下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断裂的。然而,鲍德里亚的这一批判并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超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是资本私有制的产物。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鲍德里亚 生产之镜 马克思 自然概念
【基金】: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F091.91;B565.59
【正文快照】: 鲍德里亚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平台,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中的自然观问题。本文试图分析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自然观问题的理解,回应鲍德里亚的批判。一、作为“生产之镜”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中,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除了马克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孙琳;潘鸣;;符号社会化:垄断资本主义的价值渗透之路——鲍德里亚《生产之镜》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楠;张岩;;鲍德里亚的技术观[J];理论界;2006年10期
2 张一兵;;马克思与种族中心主义——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的批判性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3 王艳;;对鲍德里亚自然观点的批判[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张天勇;;社会符号化——鲍德里亚的另一个研究视角[J];哲学动态;2008年01期
5 张异宾;;我拟真故我在:鲍德里亚的理论逻辑转换[J];哲学动态;2008年01期
6 胡大平;;荒诞玄学何以成为革命的理论——鲍德里亚的资本主义批判逻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7 瑞安·毕晓普;戈贝;;鲍德里亚:一位冷战哲学家的拟真、影像与死亡[J];文艺研究;2008年04期
8 孔明安;陆杰荣;;鲍德里亚:现代社会的一位激进批判者——鲍德里亚思想研究评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张一兵;;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解读[J];江汉论坛;2008年09期
10 张一兵;;青年鲍德里亚与他的《物体系》[J];学术论坛;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军;;鲍德里亚走出了马克思?——从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谈起(提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曾军;;鲍德里亚走出了马克思?——从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谈起[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3 茌良计;;符号的梦魇——评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孔明安;;技术、主体与形而上学的玄学遐想——鲍德里亚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研究[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孔明安;;从文化工业到符号世界———鲍德里亚与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思想渊源的探讨[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唐正东;;发展的正义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思考——从鲍德里亚的理论缺陷谈起[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陈亚娟;鲍德里亚:纽约知识分子圈里的大红人[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张义修;张一兵何以“反鲍德里亚”[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早报记者 许荻晔;“要以游戏的态度对待鲍德里亚的东西”[N];东方早报;2012年
4 唐学鹏;鲍德里亚的“拟像”死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康慨;鲍德里亚非常重要[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白刚 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生产的张力:马克思与鲍德里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季桂保;后现代的痴迷描述者[N];文汇报;2007年
8 刘国鹏;虚拟现实元年之后的人类命运[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戴阿宝;拟像(simulation)[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戴阿宝/译;鲍德里亚的“时尚”概念[N];社会科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德宁;“超真实”的符号世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孔明安;仿真与技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大伟;评析鲍德里亚[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
本文编号:719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1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