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8:18

  本文关键词: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正规金融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摘要】: 非正规金融已经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已有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在提高农民收入,向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区域和省际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并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分散的案例调查或数据分析,而且关于非正规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还尚有不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论证了非正规金融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二者之间的机制并对非正规金融的治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有助于理解我国渐进式改革及其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改善我国的金融二元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采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及金融发展理论,首先对非正规金融产生的理论依据,非正规金融的契约治理和执行机制,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关系及我国的经济增长悖论进行了总结和评论:其次,以非正规金融的制度效率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论证出非正规金融为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融资支持,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融资量,并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增长;最后对包括促进企业家精神培育和资本积累在内的非正规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并就我国非正规金融的治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研究,文章得出的结论是:(1)在金融抑制情况下,凭借非正规金融的制度效率,能在融资方式和融资数量上为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非正规金融能够增加社会融资量,提高投资效率,从而促进宏观经济增长。(2)非正规金融通过促进企业家精神培育、促进资本积累、推动技术创新及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等机制,促进了经济增长。(3)基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的运行绩效,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建立适合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监管机制;建立针对非正规金融的服务体系;建立储蓄保险制度;将规范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政府的正规金融体系之中。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0;F061.2;F2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导论8-13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9-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3 问题的提出11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1.4 本文创新点12-13
  • 2 非正规金融理论综述13-24
  • 2.1 非正规金融产生的理论依据13-16
  • 2.1.1 金融抑制和市场分割假说13-14
  • 2.1.2 不完全信息解释14-15
  • 2.1.3 博弈论解释15-16
  • 2.2 非正规金融的契约治理和执行机制16-19
  • 2.2.1 监督优势16-17
  • 2.2.2 私人机制主导的非正规契约治理17
  • 2.2.3 契约执行能力优势17-19
  • 2.3 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关系19-20
  • 2.3.1 替代关系19
  • 2.3.2 互补关系19-20
  • 2.4 对我国经济增长悖论的解释20-24
  • 2.4.1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悖论20-22
  • 2.4.2 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22-24
  • 3 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24-43
  • 3.1 非正规金融制度效率分析24-26
  • 3.1.1 交易成本优势24
  • 3.1.2 信息优势24-25
  • 3.1.3 担保优势25
  • 3.1.4 激励机制25-26
  • 3.2 非正规金融对我国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支持26-31
  • 3.2.1 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及障碍26-28
  • 3.2.2 非正规金融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支持28-30
  • 3.2.3 非国有经济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30-31
  • 3.3 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31-43
  • 3.3.1 非正规金融对社会融资活动的影响31-36
  • 3.3.2 非正规金融与投资效率及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36-43
  • 4 非正规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及政策建议43-55
  • 4.1 非正规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43-51
  • 4.1.1 非正规金融促进企业家精神培育43-45
  • 4.1.2 非正规金融促进资本积累45-47
  • 4.1.3 非正规金融推动技术创新47-48
  • 4.1.4 非正规金融提高金融体系效率48-51
  • 4.2 我国非正规金融运行的绩效及缺陷51-53
  • 4.2.1 非正规金融的积极作用51-52
  • 4.2.2 非正规金融的消极影响52-53
  • 4.3 我国非正规金融治理的政策建议53-55
  • 4.3.1 建立适合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监管机制53
  • 4.3.2 建立针对非正规金融的服务体系53
  • 4.3.3 建立储蓄保险制度53-54
  • 4.3.4 将规范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之中54-55
  • 5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素梅;陈静;;非正规金融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年12期

2 王华峰;;非正规金融:内涵、效率与制度安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3 李永平;;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观点、评价及对我国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4 高艳;;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支持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唐化军;;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的进展和评论[J];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05期

6 胡金焱,卢立香;中国非正规金融研究的理论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5年09期

7 彭芳春;;武汉市民间金融的规模测算及对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2010年06期

8 汪其昌;;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体制下的非正规金融[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04期

9 张曙光;范剑平;王小广;李扬;陈兴动;;经济是否出现“拐点”[J];中国纺织经济;2002年Z3期

10 刘海波;张丽丽;;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武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农村非正规金融应“治之于未乱”[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沈明高;金融是一种权力而不是枷锁[N];证券日报;2005年

3 郭沛;初探农村非正规金融[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4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6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7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8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2 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z

本文编号:730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30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4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