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能值分析理论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25 12:25

  本文关键词:能值分析理论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系统 能值 能值分析 能值指标 可持续发展


【摘要】:能值是生态经济学中用来衡量自然支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产品与过程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可用于度量来自自然系统的“自然资本”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能值为环境、资源、人类劳务、信息和发展决策的分析评价提供了新尺度。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是以能值为共同基准,综合分析评价系统的能物流、货币流、人口流、信息流,得出一系列反映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与生态经济效益的能值指标,评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及决策。 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为首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应用能值这一新的科学概念和度量标准及其转换单位—能值转换率,可将生态经济系统内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类别的能量和物质转换为同一标准的能值,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估,并评估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对制定经济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通从国家地区资源环境,如:美国、新疆、甘肃、延边等区域生态系统;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如:宁波、广州等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如:海南及江苏等农业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如:长白山、鄱阳湖、米埔等自然保护区;种植业生态系统,如:中山市、广东省种植业生态系统等方面来应用能值分析。
【关键词】:生态系统 能值 能值分析 能值指标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X19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章 能值分析的研究意义、现状及发展趋势8-13
  • 1.1 研究意义及价值8-9
  • 1.1.1 能值分析理论提出的意义8
  • 1.1.2 学术价值8
  • 1.1.3 应用价值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第二章 能值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方法13-27
  • 2.1 能值理论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13-15
  • 2.1.1 能值13
  • 2.1.2 能值转换率13-14
  • 2.1.3 能值分析14-15
  • 2.1.4 能值理论发展概况15
  • 2.2 能值分析与其他主要研究方法的比较15-18
  • 2.2.1 能值转换率与能量等级15-16
  • 2.2.2 能量分析和能值分析16
  • 2.2.3 传统价值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局限性16-17
  • 2.2.4 能值-价值方法与其它价值衡量方法的比较17-18
  • 2.3 能值指标体系18-23
  • 2.3.1 基本能值指标19-20
  • 2.3.2 其他常用的能值评价指标20
  • 2.3.3 一些能值指标的相关性分析20-21
  • 2.3.4 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的新能值指标21-23
  • 2.4 能值分析的基本研究方法23-27
  • 2.4.1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方法23-26
  • 2.4.2 生态流的能值综合分析26-27
  • 第三章 能值分析的主要应用27-45
  • 3.1 国家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能值分析应用27-32
  • 3.1.1 国家地区的能值分析方法27
  • 3.1.2 美国生态系统环境资源能值分析27-28
  • 3.1.3 延边州能值分析应用28-29
  • 3.1.4 新疆地区的能值分析应用29-31
  • 3.1.5 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31-32
  • 3.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应用32-36
  • 3.2.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理论基础32-33
  • 3.2.2 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研究33-34
  • 3.2.3 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34-36
  • 3.3 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应用36-38
  • 3.3.1 海南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36
  • 3.3.2 江苏省农业能值分析36-38
  • 3.4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值分析38-40
  • 3.4.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能值研究38-40
  • 3.4.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40
  • 3.4.3 米埔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值分析40
  • 3.4 种植业的能值分析应用40-42
  • 3.4.1 中山市种植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40-41
  • 3.4.2 广东省种植业系统能值分析41-42
  • 3.5 展望42-45
  • 3.5.1 中国与部分国家能值分析的比较42-43
  • 3.5.2 能值研究动态探讨43-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蓉;郝建锋;;植物化感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2 黄云;辛敏嘉;;生态整体主义伦理下法律转向之探析[J];求索;2011年07期

3 王大任;;压力与共生:动变中的生态系统与近代东北农民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3期

4 贾丽;陆健健;;湿地生态系统的储水内涵及案例分析[J];湿地科学;2011年02期

5 李勇;李俊民;;安阳市生态安全评价[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岳懋;马倩;;从上海世博会看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1期

7 王黎娜;;西方生态主义微探[J];文学教育(上);2011年07期

8 魏卫东;李希来;;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9 谢传宁;;气候变化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关系[J];绿色科技;2011年07期

10 施元旭;;茶区退化植被恢复区划设计[J];中国茶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世武;拾兵;;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2 高凌;;化工火灾中消防废水和化学溢流引发的水生生态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朱清海;魏德生;徐清云;;辽宁省盘锦市稻田养蟹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戴方喜;许文年;陈芳清;;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与其生态修复的思考[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豆威;王文琪;徐永强;王进军;;不同生态系统中紫茎泽兰的时间配置及数量特征研究[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江涛;;西部大开发中改善沙漠生态系统的对策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宋辉;刘忠辉;;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和发展[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凌泽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任海;张倩媚;刘世忠;李跃林;申卫军;束文圣;谢振华;许明英;;用于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箱的研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10 穆希华;于占成;;以生态修复理论为依据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花;个人与组织共建生态系统[N];经济观察报;2005年

2 孙立平;腐败生态系统的形成[N];经济观察报;2005年

3 湿地通讯;湿地是全球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钱慰曾;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N];中国石油报;2005年

5 冯永锋;道路巨网:肢解生态系统的“杀手”?[N];西部时报;2009年

6 王微;肢解生态系统的“道路巨网”[N];上海科技报;2009年

7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周国梅;让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N];中国环境报;2009年

8 张源玲;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物质和能量的关系[N];伊犁日报(汉);2010年

9 ;思科全力打造云生态系统[N];网络世界;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徐勇;生态系统比单个产品更重要[N];人民邮电;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梦;森林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焦树英;短花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对不同载畜率水平绵羊放牧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发明;基于生态观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周梅;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与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5 黄兴国;稻鸭生态种养对稻、鸭生长与营养品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朱仲元;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植被蒸散发模型与植被需水量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范学忠;崇明东滩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仲辉;亚热带杉木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通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丙山;能值分析理论及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俊杰;面源污染控制的前置库生态系统的构建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周积果;河流恢复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朱新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刘琼;生态道德教育简论[D];武汉大学;2005年

6 付博;3S技术支持下的扎龙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尚利强;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李健;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草原—森林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结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梁春生;房地产企业融资生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秀霞;论生态环境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6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36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