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与我国经济平等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07:30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与我国经济平等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经济平等 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态势,社会物质财富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这一点上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经济不平等现象的制约。在转型时期,不同社会群体由于人的秉赋差异,社会分工、资源占有、利益分配以及城乡差别、行业垄断、权力资本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使不同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的生存方式、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不断形成分化。这些分化和差异的存在造成了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利益失衡导致心理失衡引发的社会情绪波动,这些都成为阻碍经济平等实现的隐患。 在对我国经济平等的追求和探索上,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他的经济伦理思想中早已做过相关的阐述。在其经济伦理思想中,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辨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及由这种关系制约的利益调整、收入分配的思想,并且明确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富裕观;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发展观;义利统一原则下的公平效率观等理论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历史阶段,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继续对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从伦理视角探究经济平等的道德内涵,把握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规律,将各种经济行为纳入社会所规定的运行轨道,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均衡的经济平等。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实现我国的经济平等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关键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只有制度完善了才能为解决一系列不平等现象提供一个基本保障。因此需要我国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加速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政策来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实现的经济平等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平等,而是符合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循序渐进,稳步实现的平等。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经济平等 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91.93;F124.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文献综述11-14
  • 1.3 研究意义14-15
  • 1.4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15-16
  • 第一章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和核心16-25
  • 1.1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渊源16-18
  • 1.1.1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思想基础16-17
  • 1.1.2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文化基础17-18
  • 1.1.3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现实基础18
  • 1.2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18-22
  • 1.2.1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观18-19
  • 1.2.2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物质利益观19-20
  • 1.2.3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共同富裕观20-21
  • 1.2.4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公平与效率观21-22
  • 1.3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丰富与发展22-23
  • 1.4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23-25
  • 第二章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视域下我国经济平等的现状分析25-34
  • 2.1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平等的内涵25-26
  • 2.2 经济平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6-27
  • 2.3 我国政府追求经济平等的历史进程27-28
  • 2.4 我国实现经济平等现存的问题28-32
  • 2.4.1 收入分配领域矛盾突出28-29
  • 2.4.2 就业领域形势严峻29-30
  • 2.4.3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健全,覆盖率低30-31
  • 2.4.4 教育事业领域资源分配不公平,,发展失衡31-32
  • 2.5 我国经济平等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32-34
  • 2.5.1 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缺陷32
  • 2.5.2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32-33
  • 2.5.3 体制改革诸项措施不配套33
  • 2.5.4 社会政策发展滞后33-34
  • 第三章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平等的发展策略34-41
  • 3.1 建立和完善公平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35-37
  • 3.2 积极促进就业,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就业体系37-38
  • 3.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38-39
  • 3.4 构建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教育体系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44-45
  • 致谢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刘长军;;财产权利与和谐社会[J];经济导刊;2011年05期

2 叶美兰;王林林;;物联网视域下的社会风险与政策监管[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杨正礼;何海强;;房地产利益冲突现状的应对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4 杜晓田;;从农村基督教盛行看农民社会保障需求——基于豫西南H村的调查[J];西北人口;2011年04期

5 郑志瑛;;社会风险管理的“十项机制”[J];人民论坛;2011年21期

6 宋伟轩;;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社会问题与治理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7 刘长军;;从财产权利入手解析社会风险[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8期

8 陈君武;;国外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风险理论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1年07期

9 王斌;尚保红;;和谐社会与经济哲学——阿马蒂亚·森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9期

10 王进;李强;;基于脐带血干细胞储存市场的消费者认知风险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元竹;;社会管理概念的理论、历史和国际视角[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张永春;;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的牢固基石[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3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丁元竹;;社会管理概念的理论、历史和国际视角[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蒲新微;;居安思危:坚守社会长治久安之道——从时代兴衰视角论社会保障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6 张U

本文编号:747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47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7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