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辐式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轴辐式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轴辐式网络 形成机理 模型设计 运行策略 网络评价 救灾物流网络
【摘要】: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成为国家发展经济、企业增强竞争优势必须考虑的因素。作为一类特殊结构的网络——轴辐式网络,自从被引入美国航空业以后,就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轴辐式网络应用已经从原来的航空、航海、计算机等产业领域扩展到物流、金融和旅游领域,轴辐式网络研究也从地理科学、运筹学扩展到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目前,轴辐式网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在轴辐式网络形成机理、轴辐式网络运行和轴辐式网络评价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参阅大量轴辐式网络研究文献,吸收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构建一套由轴辐式网络形成机理、轴辐式网络模型设计、轴辐式网络运行、轴辐式网络评价等内容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轴辐式网络理论体系,通过应用研究进一步推广轴辐式网络的应用领域,从而为我国网络产业的发展,网络设施的规划,企业参与网络竞争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本文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知识,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对以下内容开展研究:(1)轴辐式网络形成机理研究:以轴辐式网络形成机理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轴辐式网络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分析,探讨轴辐式网络的形成机理,分析轴辐式网络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素及作用机理;(2)轴辐式网络模型设计:拓展轴辐式网络设计模型和设计方法,建立更符合实际,更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模型;(3)轴辐式网络运行研究:从轴辐式网络系统参与者角度,,研究网络用户关注的成本分配问题,研究网络运营商的服务策略选择问题,研究网络运营商与设施运营商的合作策略问题;(4)轴辐式网络系统评价:分别对单运营商轴辐式网络和多运营商复杂网络进行特征评价,结合中国航空网络实际进行实证分析;(5)轴辐式网络应用研究:对追求成本最小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两类网络开展应用研究。 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论文的主要贡献包括: (1)归纳总结了轴辐式网络形成发展的关键作用因素和作用机理,指出成本因素、需求因素、竞争因素和枢纽拥挤因素是轴辐式网络形成发展的关键作用因素,其中成本因素是内在动力,需求因素是外部驱动,竞争因素加速发展,枢纽拥挤导致网络复制; (2)拓展了轴辐式网络模型,提出的考虑设施成本和枢纽竞争环境的轴辐式网络模型更符合实际,更具有实用价值; (3)丰富了轴辐式网络运行理论,将合作博弈理论、收益比较理论,价值链理论、用户选择理论与轴辐式网络理论结合,解决了轴辐式网络运行中的成本分配、服务策略选择和合作策略设计,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 (4)对多轴辐式网络组成的复杂网络开展创新性研究,在对中国航空复杂网络分析基础上提出工程技术复杂网络存在富标度特性(Scale—Rich)的观点,发展了目前关于复杂网络的无标度特性理论; (5)拓宽了轴辐式网络的应用领域,首次将轴辐式网络推广到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救灾领域,研究设计的轴辐式救灾物流网络,对提高我国的救灾效益,完善救灾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轴辐式网络 形成机理 模型设计 运行策略 网络评价 救灾物流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62.5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 1.1.1 论文选题背景分析10-11
- 1.1.2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7
- 1.2.1 轴辐式网络的优化分析12-14
- 1.2.2 轴辐式网络运行及网络效应分析14-16
- 1.2.3 轴辐式网络的应用拓展研究16-17
- 1.3 论文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17-20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17-18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8-20
- 第二章 轴辐式网络概念及内涵分析20-31
- 2.1 轴辐式网络的概念20-23
- 2.1.1 网络的概念20-21
- 2.1.2 网络节点和网络连接21
- 2.1.3 轴辐式网络概念界定21-23
- 2.2 轴辐式网络的结构性质与分类23-25
- 2.2.1 网络的拓扑结构23-24
- 2.2.2 轴辐式网络的分类24-25
- 2.3 轴辐式网络的内涵分析25-31
- 2.3.1 基于运营商的轴辐式网络的经济内涵分析25-27
- 2.3.2 基于网络用户的轴辐式网络经济内涵分析27-29
- 2.3.3 基于网络管理者的轴辐式网络经济内涵分析29-31
- 第三章 轴辐式网络形成机理研究31-46
- 3.1 不同行业轴辐式网络发展分析31-36
- 3.1.1 轴辐式航空网络31-32
- 3.1.2 轴辐式集装箱海运网络32-33
- 3.1.3 轴辐式包裹快递网络系统33-34
- 3.1.4 轴辐式旅游网络34-35
- 3.1.5 轴辐式贸易网络35-36
- 3.1.6 其它轴辐式网络36
- 3.2 轴辐式网络的形成与扩张36-39
- 3.2.1 轴辐式网络的形成36-37
- 3.2.2 轴辐式网络的扩张37-39
- 3.3 轴辐式网络的形成机理分析39-46
- 3.3.1 成本因素是轴辐式网络形成的内在驱动力40-42
- 3.3.2 需求因素是轴辐式网络形成的外在动力42-43
- 3.3.3 市场竞争因素加速轴辐式网络的发展43-44
- 3.3.4 枢纽拥挤因素导致轴辐式网络的复制44-46
- 第四章 轴辐式网络模型设计46-64
- 4.1 模型基本假设与参数说明48-49
- 4.1.1 轴辐式网络模型共同基本假设48
- 4.1.2 轴辐式网络模型参数说明48-49
- 4.2 轴辐式网络基本模型49-50
- 4.2.1 单分配固定折扣网络模型49-50
- 4.2.2 多分配固定折扣模型50
- 4.3 变折扣轴辐式网络模型50-52
- 4.3.1 流量折扣成本函数50-51
- 4.3.2 考虑设施成本和流量折扣的网络模型51-52
- 4.4 考虑竞争的轴辐式网络模型52-55
- 4.4.1 网络流量竞争规则设计53-54
- 4.4.2 流量竞争网络模型54-55
- 4.5 轴辐式网络模型的求解55-57
- 4.5.1 轴辐式网络模型的紧线性规划法55
- 4.5.2 轴辐式网络的启发式算法55-57
- 4.6 轴辐式网络模型设计算例分析57-60
- 4.6.1 算例网络基本参数57-58
- 4.6.2 算例网络服务成本参数58-59
- 4.6.3 算例网络结果分析59-60
- 4.7 轴辐式物流网络的计算机仿真设计60-64
- 4.7.1 物流网络设计的问题描述60-61
- 4.7.2 物流网络模拟系统的输入参数61
- 4.7.3 物流网络模拟仿真描述61-62
- 4.7.4 轴辐式物流网络仿真设计流程62-64
- 第五章 轴辐式网络系统运行研究64-94
- 5.1 轴辐式网络运行中的成本分配研究64-74
- 5.1.1 合作博弈基本理论65-66
- 5.1.2 轴辐式网络合作博弈分类66-68
- 5.1.3 轴辐式网络成本合作博弈核68-71
- 5.1.4 轴辐式网络成本分配算例71-74
- 5.2 轴辐式网络系统的服务策略选择74-83
- 5.2.1 问题提出与基本假设75-76
- 5.2.2 直接服务策略的资源决策与网络收益76-77
- 5.2.3 中转服务策略的资源决策与网络收益77-79
- 5.2.4 不同服务策略下的网络收益比较79-83
- 5.3 轴辐式网络系统的合作策略83-94
- 5.3.1 轴辐式网络系统运营商的横向合作84-85
- 5.3.2 轴辐式网络系统运营商的纵向合作85-91
- 5.3.3 轴辐式网络系统的合作策略发展三阶段模型91-94
- 第六章 轴辐式网络系统评价研究94-110
- 6.1 网络系统的评价概述94-96
- 6.1.1 评价对象边界的界定94-95
- 6.1.2 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95-96
- 6.2 轴辐式网络系统的枢纽化评价96-102
- 6.2.1 网络集中度指标96-98
- 6.2.2 轴辐式网络的拓扑结构评价98-99
- 6.2.3 不同结构网络的枢纽化指标比较99
- 6.2.4 中国主要航空公司的网络枢纽化评价99-102
- 6.3 多运营商组成复杂网络评价102-110
- 6.3.1 复杂网络的无标度特性103-106
- 6.3.2 复杂网络的效率指标106-107
- 6.3.3 复杂网络的可靠性指标107-110
- 第七章 轴辐式集装箱海运网络分析110-124
- 7.1 轴辐式集装箱海运网络的发展110-114
- 7.1.1 港口组织体系的变化111-112
- 7.1.2 班轮公司与港口的纵向合作112
- 7.1.3 班轮公司的兼并与重组112-113
- 7.1.4 班轮公司和货代公司向综合物流公司转型113-114
- 7.2 大型班轮公司轴辐式海运网络设计114-119
- 7.2.1 班轮公司枢纽港的选择战略114-115
- 7.2.2 班轮公司枢纽港选择模型115-119
- 7.2.3 枢纽港的经营策略分析119
- 7.3 轴辐式网络枢纽港建设对策119-124
- 7.3.1 我国沿海港口低中转量原因分析120-122
- 7.3.2 上海枢纽港建设对策分析122-124
- 第八章 轴辐式救灾物流网络设计124-135
- 8.1 救灾物流系统需求分析124-126
- 8.2 国内外救灾物流体系的比较研究126-130
- 8.2.1 美国的救灾物流体系分析126-127
- 8.2.2 日本的救灾物流体系分析127-128
- 8.2.3 我国救灾体系的现状分析128-130
- 8.3 轴辐式救灾物流网络结构与功能设计130-135
- 8.3.1 轴辐式救灾物流网络的结构设计130-132
- 8.3.2 轴辐式救灾物流网络的功能设计132-135
- 第九章 总结和展望135-138
- 9.1 全文总结135-136
- 9.2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136-137
- 9.3 研究展望137-138
- 参考文献138-147
- 附录A 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学术论文147-148
- 附录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148-149
- 致谢149-1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琦;姚佐平;;以车身为核心的产品开发战略的形成机理[J];汽车工业研究;2011年08期
2 高俊光;单伟;;技术标准形成机理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5期
3 王孟钧;张镇森;;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网络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8期
4 管洪;;县乡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J];改革;2005年08期
5 李文博;张永胜;;浙江轴辐式现代物流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8期
6 梁玉洁;黄念兵;;资源诅咒还是制度诅咒?[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Z1期
7 李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横晶的研究进展[J];知识经济;2011年17期
8 刘爱文;;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研究综评[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肖敏;;绝缘子污闪防治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9期
10 张乐才;;环境禀赋与污染红利[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朱时珍;郝桂亮;刘璇;王富耻;;ZrB_2-SiC复合材料界面非晶层的形成机理[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张斌;宋晓伟;徐君;闫文付;于吉红;邓风;徐如人;;有机模板剂在相似晶化条件下的结构导向能力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韩博;李文旭;李伊立;;犬腹水的形成机理和防治对策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朱红;王芳辉;朱捷;;单分散球形SiO_2的制备及其形成机理[A];纳米材料与技术应用进展——第四届全国纳米材料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陈士俊;柳洲;;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从自组织理论看高技术企业形成的条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6 梁流涛;诸培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其管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张世玲;游波;周树学;武利民;;一步法制备有序多孔聚合物膜及形成机理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8 潘裕娟;;城市物流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理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陈晗;陈艺锋;刘建华;龚文强;;蜂窝状LiFePO_4/C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及电化学性能[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倪静;周训华;;汤巴沟滑坡形成机理分析及整治措施[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雄军;农民工的离职行为与“民工荒”形成机理[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2 何;鼠胎儿脊骨及肋骨形成机理被发现[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马平东;墨层附着牢 度形成机理[N];中国包装报;2003年
4 衣晓峰 田少东;哈医大五院探索烧伤后疤痕形成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于洋;浅水流的形成机理及其地球物理识别技术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6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宋晶;行业垄断的内涵及形成机理辨析[N];中国工商报;2001年
7 山东经济学院财税金融研究所 陈华 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 赵俊燕;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与启示[N];光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游雪晴;沙尘暴形成机理规律尚不明了[N];科技日报;2006年
9 ;他们给老天爷把脉[N];科技日报;2004年
10 张人禾 倪允琪 王德英;再探暴雨形成机理为精准预报提供支撑[N];中国气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洁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刘贵清;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艳伟;航空公司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晓艳;不同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况顺达;贵州马别河流域岩溶石漠化遥感评价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匡乐红;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罗伟;汽车产业集群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古莉娜;气—液化学沉淀法制备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周群艳;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10 杨荣丰;地下径流通道的形成、特征及其探测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志柏;矿山泥石流形成机理及治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王玉贵;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及我国股市、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邓丽丽;Ag和AgCl纳米颗粒的微乳液法制备工艺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4 梁雅磊;泡沫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国际比较[D];湖南大学;2009年
5 郭丽娟;燃烧合成工艺制备氮化硅粉体及相组成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6 隋欣;三元复合驱硅垢形成规律与主要控制因素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7 董小芳;保险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武建龙;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与管理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9 翟宏飞;公路货运业者超载行为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10 李兴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53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5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