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关于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2 08:31

  本文关键词:关于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 感性活动 存在论基础 历史


【摘要】: 生产,可从经济学、人类学、生物学意义上理解,但这些理解只是对生产的抽象规定,遮蔽了生产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在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时指出,“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工作所处的地位先于任何心理学、人类学,更不消说生物学了。”马克思作为历史本质基础的生产与海德格尔的“此在”在生存论存在论境域上是大致相当的。马克思超越近代理性形而上学和政治经济学视域,实现了对生产的生存论存在论的变革。在政治经济学只看到财富生产的地方,马克思看到的是生命的生产、直接生活的生产;在黑格尔把生产理解为自我意识的外化及其扬弃时,马克思以生产实现了意识内在性的揭穿,揭示出生产作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存在论基础,把历史的本质基础归于生产,从生产中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对于马克思哲学这一重要基础性的概念的存在论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我们领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变革及其当代意义的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本论文以马克思哲学发展为线索,以马克思文本为据,深入探讨了马克思存在论视域中的生产。在马克思整个思想文本中,马克思并没有简单停留在经济学、人类学生产的层面,而是从哲学上思考生产对于人类生存和历史发展的存在论意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展开了对黑格尔哲学和国民经济学的批判,达成感性对象性活动创生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洞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阐发了生产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并把生产作为历史本质性基础,从而使历史的根基第一次站在现实的人的生活生产上,历史不是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生产史,而是人的感性活动史。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也没有停留在资本生产的抽象逻辑中,而是从直接的生活生产出发,展开对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揭示资本关系的本质来历、资本关系的实质,以及资本生产的界限,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和暂时性以及共产主义生成的必然性。生产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的展开,是具有创生性的。生产不仅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同时也生产人的感性生活,生产人的生命存在,生产社会关系。马克思生产是关乎世界之改变,生产的深刻性和批判性都体现于此。马克思世界改变之要求,不是像空想共产主义的道德诉诸,而是从生存论根基上揭示被遮蔽、被扭曲了的本真实情,揭示被遗忘了的存在本身,,揭示出生产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存在论意义,在批判旧世界中阐发新世界。
【关键词】:生产 感性活动 存在论基础 历史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14.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言8-20
  • 1. 马克思哲学与当今之时代8-12
  • 2. 选题之缘起12-16
  • 3. 研究意义16-17
  • 4. 论文结构与写作安排17-20
  • 第一章 德国古典哲学与国民经济学的“生产性”原则20-35
  •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生产性”原则20-31
  • 第二节 国民经济学的“生产性”原则31-35
  • 第二章 马克思生产概念存在论境域的形成35-72
  • 第一节 马克思《博士论文》之哲学意义分析39-41
  • 第二节 费尔巴哈哲学的贡献及其缺陷41-46
  • 第三节 对黑格尔抽象的精神的劳动的批判46-50
  • 第四节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50-64
  • 1. 国民经济学以之为前提的劳动实是异化劳动53-56
  • 2. 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性分析56-61
  • 3. 私有财产生存论根源之揭示61-64
  • 第五节 生产作为“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64-72
  • 第三章 作为历史本质基础的生产72-92
  • 第一节 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即生产72-74
  • 第二节 生产:历史之基础74-80
  • 第三节 生产:意识的存在论根基80-82
  • 第四节 生产与交往形式82-87
  • 第五节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公开阐明87-92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终结和共产主义的生成92-126
  • 第一节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统一94-98
  • 第二节 对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存在论批判98-100
  • 第三节 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100-104
  • 第四节 资本关系的实质104-109
  • 第五节 以资本为主导的生产及其自身界限109-115
  • 第六节 共产主义的生成与异化劳动的终结115-126
  • 第五章 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当代视域126-141
  • 第一节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解读126-129
  • 第二节 鲍德里亚的“生产之镜”129-132
  • 第三节 哈贝马斯的“劳动和相互作用”132-134
  • 第四节 误读之原因及其一个存在论上的比较134-141
  • 1. 误读之原因134-136
  • 2. 关于海德格尔“此在”与马克思“生产”的一个比较136-141
  • 结语141-144
  • 参考文献144-147
  • 后记147-14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鹏杰;张金凤;;近年马克思物质生产理论研究综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王佳;马克思“生产实践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凌玉建;论艺术生产的产业化转向[D];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楚金光;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森;论反暴利法律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刘丹;张家界自驾游服务体系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4 字成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公开阐发[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7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77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1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